百词典

《八月十五夜看月》

时间: 2025-04-30 18:52:05

诗句

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

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同。

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

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2:05

原文展示:

八月十五夜看月
作者: 姚合 〔唐代〕
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
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同。
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
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


白话文翻译:

这轮明月高悬,照耀着千里之外,正值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今晚的月光定然格外明亮,然而我心中思念的情感却与往常不同。天空中微微有露水,四周静寂无风。面对这样的美景,我感到惆怅和孤独,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碧空明月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亭亭:形容月亮高悬的样子。
  • 三五: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因这一天月亮最为圆满。
  • 光应绝:月光应当是非常明亮的。
  • 常时思不同:往日的思念情感与今晚有些不同,表达了孤独感。
  • 九霄:高空。
  • 微有露:天空中微微有水汽凝结成露。
  • 惆怅:因思念而产生的忧伤感。
  • 逡巡:徘徊、踌躇。
  • 碧空:指晴朗的天空。

典故解析:

  • 八月十五:中秋节,古代人们在这一天赏月、团圆,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
  • 月亮: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常常象征着思乡、思念和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字景阳,号青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和人情,风格清新,语言简练,常以月亮、秋天等意象表达思乡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可能身处异乡,面对明月而感到思念亲友的孤独与惆怅,借助月亮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八月十五夜看月》是一首典型的中秋主题诗,展现了诗人对明月的欣赏与对离别的惆怅。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高妙,月亮的高悬与四周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亭亭千万里”描绘了明月的高远,接着用“此夕光应绝”表达了今夜的月光特别明亮,但随之而来的“常时思不同”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变化,思念之情愈加深沉。

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诗人用“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渲染出一种寂静的氛围,给人以清新而又宁静的感觉。然而,这份宁静并未能消除诗人心中的孤独,反而加重了他对离别的感慨。最后一句“谁能看碧空”不仅是对美景的感叹,更是对陪伴的渴望,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亲友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情的思索,展现了中秋节团圆的主题与孤独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亭亭千万里:描绘明月高悬,意境深远。
  2. 三五复秋中:指明月正值中秋,暗示节日的背景。
  3. 此夕光应绝:今夜的月光明亮,突显美好。
  4. 常时思不同:往常的思念与今夜的感受形成对比,表达孤独。
  5. 九霄微有露:高空中微有露水,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6. 四海静无风:四周宁静,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
  7. 惆怅逡巡别:因离别而感到惆怅,表现出思乡的情感。
  8. 谁能看碧空:渴望有人陪伴,共享这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幽静的景象,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赋予月亮情感,表现出诗人的思念。
  • 对仗:如“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构成了和谐美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中秋的月亮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佳节的欢愉与内心的惆怅,反映了人对团圆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思念与团圆。
  • 秋天:代表丰收与变化,暗示生命的流逝。
  • 露水:象征清冷与孤独,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碧空:象征清明与宁静,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五”指的是什么?

    • A. 三天五夜
    • B. 三个月五天
    • C. 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
    • D. 三五成群
  2. 诗中“惆怅”的意思是?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愤怒
    • D. 高兴
  3. “九霄微有露”这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繁星点点
    • B. 清晨的霜
    • C. 高空的露水
    • D. 细雨纷飞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浓厚的思乡情;而姚合的诗则更倾向于对孤独的感慨。
  • 《月下独酌》:李白在月下饮酒,表达了洒脱的情怀,姚合则是对孤独的深思,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清平乐 骤雨 清平乐 清平乐 春闷 清平乐(橘) 清平乐 其十八 清平乐 严益堂以先德毅之先生所画梅花水仙扇面属题。毅之号天隐子,明嘉靖时人 清平乐 读稼轩粉蝶儿词:“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之句,一时兴至,遂成此阕 清平乐 秋日游南九水,暮宿劳山饭店 清平乐 清平乐七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头夜叉 八经 时刻表 爪字旁的字 包含族的成语 英才盖世 协揆 龍字旁的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鼎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削发为僧 破觚为圜 门字框的字 针芥之契 野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