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01:54
题薛十二池亭
作者:姚合
每日树边消一日,
绕池行过又须行。
异花多是非时有,
好竹皆当要处生。
斜立小桥看岛势,
远移幽石作泉声。
浮萍著岸风吹歇,
水面无尘晚更清。
每天在树旁消磨了一天,
环绕着池塘走过又得继续前行。
奇异的花朵常常引发是非,
好竹子却应该在适合的地方生长。
斜斜地立着的小桥可以观赏岛屿的景象,
远处的幽静石头发出泉水的声音。
浮萍在岸边停靠,风吹过后平静下来,
水面没有尘埃,傍晚时分更显清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在池塘旁的思考与感悟,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姚合,字子文,唐代诗人,生于陕西,曾任职于朝廷,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闲适的生活情趣为题材。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姚合闲游于薛十二池亭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追求宁静生活的心理。
姚合的《题薛十二池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池塘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开篇的“每日树边消一日”,首先勾勒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树边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暗示着对生活的惬意与反思。接下来的“异花多是非时有”,则引入了生活中的纷扰,诗人借助花的多样性,象征着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诗中进一步提到“好竹皆当要处生”,表现了对珍贵事物应当得到合适生存环境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重与哲思。接着,斜立的小桥和远移的幽石,展现出诗人对景色的细致观察,仿佛在描绘一个恬静而雅致的画面。
最后两句“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则是整首诗的高潮,水面清澈如镜,浮萍停靠,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清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姚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淡泊,表达了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每日树边消一日”,意指什么?
“好竹皆当要处生”中的“好竹”象征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姚合与王维的作品,两者均描写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歌更具禅意,强调心灵的升华与内心的宁静,而姚合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哲思的表达。两者在意境上互为补充,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不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