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杏溪十首。枫林堰》

时间: 2025-04-25 08:01:40

诗句

森森枫树林,护此石门堰。

杏堤数里馀,枫影覆亦遍。

鸬鹚与钓童,质异同所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01:40

原文展示:

森森枫树林,护此石门堰。
杏堤数里馀,枫影覆亦遍。
鸬鹚与钓童,质异同所愿。

白话文翻译:

密密的枫树林,守护着这道石门堰。
杏树堤岸延绵数里,枫树的影子覆盖得遍地都是。
鸬鹚和钓童,虽然本性不同,但追求的愿望却是相同的。

注释:

  • 森森: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
  • :保护,守护。
  • 石门堰:指石砌的水堰,这里是水利设施的名称。
  • 杏堤:杏树种植的堤岸。
  • 数里:几里,形容杏树堤岸的长度。
  • 枫影:枫树的影子。
  • 鸬鹚:一种水鸟,通常用来捕鱼。
  • 钓童:指年轻的钓鱼者。
  • 质异同所愿:虽然它们的本质不同,但追求的愿望是相同的。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鸬鹚捕鱼的情景在古代诗歌中常见,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字子远,号孟弦,生于公元780年,卒于公元846年。他的诗风沉稳、清丽,善于描绘自然景象,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姚合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杏溪十首·枫林堰》以其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诗中开头两句描绘了茂密的枫树林和石门堰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与安全的感觉。枫树林的青翠,既是自然的庇护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续。紧接着提到的杏堤,数里之长,映射出丰饶的土地与自然的厚馈。诗的后两句引入了鸬鹚和钓童,二者虽然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都追求着相同的目标——获取食物,象征着不同的生命形式在大自然中追求生存的共同愿望。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姚合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茂密的枫树林,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第二句:杏树盛开的数里堤岸,展示自然的丰盈。
    • 第三句:鸬鹚与钓童的对比,揭示不同生物的共同愿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森森”和“护此”、“杏堤”和“枫影”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枫影”隐喻生命的繁荣和自然的庇护。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了生命的多样性与共同追求。

意象分析:

  • 枫树林:象征着生命的繁茂与自然的美好。
  • 石门堰: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的结合,体现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 杏堤:象征着土地的丰饶,暗示着生活的富足。
  • 鸬鹚与钓童:表现了不同生命体的共同愿景,象征着人类生存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象是什么?

    • A. 溪水
    • B. 棕树林
    • C. 枫树林
  2. “鸬鹚与钓童”说明了什么?

    • A. 生物的差异性
    • B. 追求的共同性
    • C. 生活的艰辛
  3.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姚合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比较姚合与王维的作品,姚合的自然描写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孤独。在表达自然之美时,姚合的语言更为清新,王维则多了一分哲理与沉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姚合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 南堂五首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 濠州七绝 其六 四望亭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遁轩 和陶杂诗十一首 次天字韵答岑岩起 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 其四 山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起曹 音字旁的字 振振有辞 随机而变 协风 包含踔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充凿 同心一德 持禄取荣 安难乐死 鸾鹄停峙 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好自为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