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0:52
原文展示:
嫩萼犹封绿,繁英已醉黄。
雨余三径晚,秋到一枝香。
滴滴盈朝露,晖晖映夕阳。
何妨浮玉斚,共醉木兰堂。
白话文翻译:
嫩绿的花蕾还在封闭着,繁盛的花朵却已经醉倒在金黄之中。
雨后黄昏时分,三条小径显得格外宁静,秋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一枝花香中。
晨露滴滴,盈满了花瓣,夕阳的光辉映照在上面。
何妨把酒共饮,沉醉于木兰堂中。
注释:
- 嫩萼:嫩绿的花蕾。
- 繁英:繁盛的花朵。
- 醉黄: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像是醉酒一样。
- 三径:指三条小路,意指静谧的环境。
- 一枝香:指秋天的花香,传达出秋季的气息。
- 滴滴盈朝露:形容清晨的露水丰盈,又如珠滴般晶莹。
- 晖晖映夕阳:指夕阳的光辉照耀出美丽的景象。
- 浮玉斚:浮光掠影,意指酒杯中的美酒。
- 木兰堂:可能是指一个雅致的饮酒处所。
典故解析:
- 木兰堂:木兰通常象征着高雅与纯洁,木兰堂可能是反映出作者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特别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旨在抒发对菊花的欣赏及对秋天的深情感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追和李义山赋菊二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菊花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开篇以“嫩萼犹封绿,繁英已醉黄”引出菊花的美丽,展现初秋的清新与繁盛。接着,通过“雨余三径晚,秋到一枝香”,诗人将秋天的氛围与菊花的香气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芳香的意境。最后两句“滴滴盈朝露,晖晖映夕阳”,则通过晨露与夕阳的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韵味。整体来看,诗人在描绘菊花之美的同时,表达了对生命、时间、自然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嫩萼犹封绿:描绘出菊花的花蕾尚未盛开,展现出生命的潜力。
- 繁英已醉黄:形容盛开的菊花色泽鲜艳,仿佛是醉酒般的美丽。
- 雨余三径晚:描绘雨后宁静的环境,突出清新的秋意。
- 秋到一枝香:秋天的到来带来了菊花的香气,暗示着季节的变迁。
- 滴滴盈朝露:晨露的晶莹剔透,象征着清晨的生机。
- 晖晖映夕阳:夕阳的光辉映照出菊花的美丽,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何妨浮玉斚:提到与友人共饮,表达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共醉木兰堂:最后以“木兰堂”结尾,回归到人文的空间,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醉”形容花朵的颜色,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音韵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诗意更为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菊花的美丽与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雅致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代表了作者的品格与情操。
- 秋天:象征着成熟、变迁与思考,反映了人生的哲理。
- 晨露与夕阳: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及美的瞬间,传达出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嫩萼”指的是什么?
A. 盛开的花朵
B. 还未开放的花蕾
C. 植物的叶子
D. 果实
-
“滴滴盈朝露”描绘的是哪个时间的景象?
A. 早晨
B. 黄昏
C. 正午
D. 深夜
-
诗中提到的“木兰堂”象征着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生活方式
C. 一个饮酒的地方
D. 一种诗歌风格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写自然,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 冯唐《秋夕》:与秋天相关,表达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王之道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饮酒与自然的结合,但王之道更为细腻,李白则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便于对比学习。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