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8: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8:18:08
长相思 偶作
作者: 王贞仪 〔清代〕
雁南归。客难归。
一纸家书寄每迟。
愁心没尽期。
晓风嘶。晓星稀。
梦到家园觉后疑。
邻鸡喔喔啼。
全诗翻译:
大雁南飞,我却难以归去;
寄出一封家书却总是迟迟未到。
我的愁苦心情没有尽头。
清晨的风发出低鸣,星星稀疏。
梦回故乡醒来后又感到疑惑。
邻家的鸡在不停地鸣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对“雁南归”的描写,体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符合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游子思乡”主题。
作者介绍:
王贞仪(约1640-约1710),清代女诗人,生活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她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王贞仪身处异乡时,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很多人被迫离乡背井的现实。
这首《长相思 偶作》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深刻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地的孤独与思乡情绪。诗的开头“雁南归。客难归。”便直接点出主题,雁群的南飞象征着温暖的归属,而“客难归”则表达了身处他乡的无奈和愁苦。接着“一纸家书寄每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的情感,家书的迟到象征着游子与家乡的距离,内心的焦虑和期待交织在一起。
“愁心没尽期”,展现了游子无尽的愁苦,仿佛时间也因思乡而变得漫长。随着清晨的来临,诗人描绘了“晓风嘶、晓星稀”的清晨景象,给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感觉。最后一句“邻鸡喔喔啼”,将诗的情景带入生活的细节,鸡鸣声让人更加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真实,同时也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而自己却依然在思念与孤独中徘徊。
整首诗情感真切,意象鲜明,展示了诗人在异乡的寂寥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折射出普遍的人类情感,具有深远的共鸣。
逐句解析:
雁南归。客难归。
一纸家书寄每迟。
愁心没尽期。
晓风嘶。晓星稀。
梦到家园觉后疑。
邻鸡喔喔啼。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游子的思乡情,表达了对故乡的热切怀念与深沉的孤独感,展现了人类在面对离别时普遍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雁南归”象征什么?
A. 游子的归属感
B. 秋天的到来
C. 家乡的美丽
D. 离别的痛苦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孤独感?
A. 雁
B. 鸡鸣
C. 晓风
D. 家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