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5:08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留别朋友兼示诸弟)
少年不远仕,秉笏东西京。
中岁守淮郡,奉命乃征行。
素惭省阁姿,况忝符竹荣。
效愚方此始,顾私岂获并。
徘徊亲交恋,怆悢昆友情。
日暮风雪起,我去子还城。
登途建隼旟,勒驾望承明。
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
晨兴奉早朝,玉露沾华缨。
一朝从此去,服膺理庶甿皇恩倘岁月,归服厕群英。
我年轻时不想远离仕途,手握官印往东去京城。
中年时守住淮郡,奉命出征。
我本就惭愧于省阁的风范,更何况我还承担了竹简的荣光。
效仿愚笨的人方才开始,顾虑自己是否能与之并肩。
徘徊于亲朋之间,感慨昆弟情谊深厚。
黄昏时分风雪骤起,我离去而你们还在城中。
登上旅途,扬起旌旗,驾车向承明台望去。
云台辉煌中天,龙阙高耸入云。
早晨起床恭敬地奉上早朝,玉露沾湿华丽的缨带。
从今往后离去,心中铭记皇恩,岁月悠悠,回归时再与群英相聚。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司卿,号长安人,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作品多以五言诗为主,内容涉及人生哲理、自然景色等,风格清新、自然。
本诗作于韦应物被任命为滁州刺史之际,离开京城与朋友和弟弟告别,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离开京城前夕写给朋友和弟弟的告别诗,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过去的深情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诗的前半部分回忆了自己的仕途历程,从少年不离京城到中年守职,字句间流露出对官职的惭愧和对同僚的敬重,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复杂情感。后半部分则通过叙述即将启程的场景,传达出离别时的惆怅和对友谊的珍视。尤其是“日暮风雪起,我去子还城”一句,生动描绘了那种在寒风中离别的孤独感,更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涵盖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交织,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重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韦应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体现出他对自我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情谊展开,表达了对朋友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在官场中的矛盾心态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韦应物在诗中担任的官职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日暮风雪”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