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8:17
同褒子秋斋独宿
唐代: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
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
窗间人独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场景:明亮的月光如同蜡烛般照亮大地,风吹过竹林,带来了轻微的声响。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刻,鸟儿在惊恐中飞起,而窗边的我却独自一人静静地宿泊。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字子华,号山人,世称韦山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悟。
该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独自在斋房中,感受到秋天的寂静和孤独。此时,月光明亮,竹林轻摇,周围的环境与内心的情感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同褒子秋斋独宿》是一首展现秋夜宁静之美的诗作,诗中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两句“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通过对月光和竹子的描写,构建了一个明亮而清冷的秋夜场景。月光如烛,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但又因风霜的存在,暗示着秋冬的寒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夜半鸟惊栖”,展现了深夜的宁静被鸟儿的惊慌打破,暗示着自然界的生灵也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而最后一句“窗间人独宿”,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独自一人在寂静的夜晚,感受到孤独和思考。这种孤独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反映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感悟。诗的意境清新而淡远,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然的思考,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诗中“山月皎如烛”意在强调什么?
A. 月光的温暖
B. 月光的明亮
C. 月光的孤独
“夜半鸟惊栖”中的“惊”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静
B. 惊恐
C. 快乐
答案:
通过以上的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唐诗的意境与情感,同时也为学习古诗词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