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

时间: 2025-04-27 17:55:19

诗句

游人献书去,薄暮返灵台。

传道寻仙友,青囊卖卜来。

闻莺忽相访,题凤久裴回。

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开。

还疑缝掖子,复似洛阳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5:19

原文展示

游人献书去,薄暮返灵台。
传道寻仙友,青囊卖卜来。
闻莺忽相访,题凤久裴回。
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开。
还疑缝掖子,复似洛阳才。

白话文翻译

游人带着书信离去,黄昏时分又返回灵台(隐居之所)。
寻访道理的朋友,带着青囊去算命。
听到黄莺的鸣叫,忽然来访,题下凤字久久徘徊。
手握着空虚的石髓,金经的秘密却无法打开。
我还怀疑这位隐者,似乎又像是洛阳的才子。

注释

  1. 游人:来访的人。
  2. 献书:送来书信。
  3. 薄暮:黄昏时分。
  4. 灵台:隐居之处。
  5. 传道:传授道理。
  6. 青囊:指装有算命工具的袋子。
  7. 卖卜:进行占卜。
  8. :指黄莺,鸟类,象征美好的声音和春天的到来。
  9. 题凤:在墙壁上题写“凤”字,象征美好的事物。
  10. 石髓:一种矿物,空虚无用。
  11. 金经:指重要的经典书籍。
  12. 缝掖子:疑似指隐者的神秘身份。
  13. 洛阳:古代文化名城,象征文人雅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年-702年),字伯始,号少白,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歌与文章。他以感伤的情情绪和对理想的追求而闻名,是唐代初期的诗歌革新者之一。

创作背景

《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替之际。诗人追寻隐居的理想,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道理、仙友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人的来访为引子,借由黄昏时分的景象,勾画出一个隐居的环境。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与思索,游人带着书信而来,象征着对理想与道理的追求。薄暮的时光映衬着诗人的沉思,传道寻友的渴望,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闻莺忽相访,题凤久裴回”一句,将自然的声音与人际交往结合,黄莺的鸣叫仿佛在引导着朋友的到来。然而,手握空虚的石髓与金经的秘密却无法开启,显示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引发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还疑缝掖子,复似洛阳才”,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的怀疑,是否隐者真如洛阳才子般有才华,却又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的复杂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游人献书去:描写来访者带着信件离开,传达出期待与失落的情感。
  2. 薄暮返灵台:黄昏时分返回隐居之所,渲染出一种孤独的气氛。
  3. 传道寻仙友:对理想朋友的追寻,表达了对道理的渴望。
  4. 青囊卖卜来:带着算命的工具,象征着对未来的探索。
  5. 闻莺忽相访:自然的声音引起思考,暗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6. 题凤久裴回:在墙壁上题写“凤”字,象征美好的愿望。
  7. 石髓空盈握:手中握着空虚的石髓,反映出内心的失落。
  8. 金经秘不开:经典的秘密无法开启,暗示理想的不可得。
  9. 还疑缝掖子:对隐者身份的怀疑,增加了情感的复杂性。
  10. 复似洛阳才:隐者似乎是洛阳的才子,但又无法实现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莺与人际关系相联系,增加了自然与情感的交织。
  • 对仗:如“游人献书去,薄暮返灵台”,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象征:石髓与金经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深刻反映内心的挣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游人、黄莺、隐士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与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中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人:象征着对理想与友谊的追寻。
  • :象征美好与希望,带来对未来的期待。
  • 石髓:象征空虚与失落,反映出内心的挣扎。
  • 金经:象征理想与智慧,但又无法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游人献书去,薄暮返灵台。 这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游人归家
    • B. 游人送别
    • C. 游人来访
    • D. 游人失落
  2. “青囊卖卜来”的意思是:

    • A. 卖书
    • B. 进行占卜
    • C. 传授道理
    • D. 寻找朋友
  3. 诗中提到的“石髓”象征了什么?

    • A. 理想
    • B. 空虚
    • C. 财富
    • D. 友情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 《登鹳雀楼》:强调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壮志,展现出不同的理想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春日范龙仙前辈相约读书芝兰堂长句奉赠兼呈宋既庭李西渊金谷似王升吉钱宫声韩元少诸子 宣铜垆歌为桐城方坦庵先生赋 送孙无言由吴阊之海盐访彭十骏孙 酬赠山阴张雏隐 从天宁寺后望迷楼蜀冈一带遗址 春暮杂忆和彭羡门韵 秋日怀幔亭先生二首 其一 送子万弟还黎城署 南阳怀古 赠吴人陈敬仲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招武 韦字旁的字 计日以俟 箱交 遏恶扬善 黄字旁的字 高寿 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拙口笨腮 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云际会 卝字旁的字 生绢 鸿鶱凤立 疾时 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