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时间: 2025-07-30 07:25:47

诗句

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

今朝紫气新,物色果逢真。

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

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摧藏多古意,历览备艰辛。

乐广云虽睹,夷吾风未春。

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

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青云傥可致,北海忆孙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7:25:47

原文展示: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
今朝紫气新,物色果逢真。
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
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摧藏多古意,历览备艰辛。
乐广云虽睹,夷吾风未春。
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
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青云傥可致,北海忆孙宾。

白话文翻译:

昨夜在银河旁,星辰似乎触犯了遥远的汉朝今晨紫气东来,万物的颜色果然如同真理。传说是天上降下的,实际上是地上的仙人。白璧的冤屈,似乎让人怀疑楚国的事情,乌裘的衣物仿佛进入了秦国。摧毁和隐藏了许多古老的情感,经历了太多艰辛的历程。乐广虽然见过云彩,夷吾的风却仍未春暖。凤歌空有疑问,龙性哪能驯服。宝剑终将出鞘,骊珠也会相聚。未及冯公的年老,何必惊讶于孩子的贫穷。青云若可到达,北海却让我想起孙宾。

注释:

  • 银河:指天河,即天上的星河。
  • 紫气:古代传说中,紫色的气象是祥瑞之兆。
  • 白璧:指洁白的玉器,寓意美好的东西。
  • 乌裘:黑色的毛皮衣,象征地位与权势。
  • 乐广:古代音乐家,暗指见多识广的人。
  • 夷吾:古代名士,意指风流人物。
  • 凤歌:传说中凤凰的歌声,象征美好。
  • 宝剑:象征着英雄的壮志与理想。
  • 骊珠:珍贵的宝物,象征美好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唐代诗人,出生于陕西,因其作品风格高亢激昂而被称为“高歌之士”,是初唐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多表现激昂的情感,富有历史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是陈子昂在旅馆中接到李崇嗣赠诗之后所作,借此机会抒发自己对人生、理想和艰辛的感悟,体现他对友人的感激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是一首充满感慨和哲理的诗作。通过描绘银河、紫气、白璧、乌裘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在“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中,诗人将夜空的星河与历史的长河相联系,既有浪漫的自然景象,又隐含对历史的思考。接着,紫气的出现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暗示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中提到的“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不仅表现出对才华横溢者的崇敬,也反映出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然而,接下来“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则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感受到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困境之间的隔阂,心中愈加感慨。

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从对理想的期待转向对艰辛的感悟,最后又回归到对未来的渴望与思考。诗人在畅叙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出对人生无常与理想难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夜银河畔,星文犯遥汉:描绘夜空的美丽,同时引入了历史的意象。
  2. 今朝紫气新,物色果逢真:紫气象征祥瑞,寓意新希望的到来。
  3. 言从天上落,乃是地仙人:传达出对才华的敬仰与理想的追求。
  4. 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 摧藏多古意,历览备艰辛: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自身经历的感慨。
  6. 乐广云虽睹,夷吾风未春:暗示尽管见识广博,但理想尚未实现。
  7. 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象征着美好与难以驯服的理想。
  8. 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暗示未来的理想终将实现。
  9. 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无奈。
  10. 青云傥可致,北海忆孙宾:寄托对理想的向往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河”、“紫气”等比喻,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 对仗:诗中多次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如“宝剑”、“骊珠”等,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与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个人命运的哲学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河:象征着广阔的理想与梦想。
  • 紫气:象征着吉祥与新生。
  • 白璧:代表着美好与无辜。
  • 乌裘:象征着权势与地位。
  • 宝剑:象征着英雄的理想与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气”象征什么?

    • A) 厄运
    • B) 吉祥
    • C) 贫穷
  2. “白璧疑冤楚”中的“白璧”代表什么?

    • A) 龟甲
    • B) 玉器
    • C) 铜器
  3. 诗人用“龙性讵能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的追求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友人的感激

答案:

  1. B) 吉祥
  2. B) 玉器
  3. A) 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陈子昂与王之涣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但陈子昂更为深入,包含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感受,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赞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采桑子 采桑子二首 其一 采桑子 韩山寓兴 采桑子 其八 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 采桑子 纪念吴梅诞生一百周年演出游园惊梦 采桑子 其一 采桑子 采桑子 示道侣 采桑子 其二 采桑子·山侗舍俗投玄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涣然冰消 釆字旁的字 包含毋的词语有哪些 痛下针砭 三框儿的字 轶轨 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别具心肠 食褐 竹烛 采字头的字 制军 齒字旁的字 老于世故 绞丝旁的字 一尺水,一丈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