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7:3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7:31:01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
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
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
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
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
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
良宝委短褐,闲琴独婵娟。
在边疆烽火连天,敌人正在追击。
此时边地冷冽,我登上高地思念你。
向东望去是汉京,南山被云雾笼罩。
赤色的龙在阳光下显得灿烂,清澈的苍梧泉水波光粼粼。
往昔琅琊子,耕作时也曾慷慨激昂。
美人难以远望,才子却是前辈贤人。
美好的时光在哪儿呢,白日一再西沉。
我的道心深藏而微弱,神思却不留连。
我能舒展我的情怀于宇宙之间,却无所依托。
蓬莱久已沉没,金石的坚固也只是空谈。
珍宝被短褐所掩,闲坐的琴声依然幽婉。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号孟郊,唐代诗人,以慷慨激昂的诗风而闻名。他提倡“诗人应有志于国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反映了诗人在边疆的思考与感慨。通过对战争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深思。
这首诗以边疆的烽火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的“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直接将读者带入紧张的边疆情境,而随后的“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则体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孤独与思念。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当下的情感,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理想的渴望。尤其是“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一句,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勾勒出一个思乡与忧国的复杂心理,展现了陈子昂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度与广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蓬莱久芜没”用比喻表达理想的消逝,而“闲琴独婵娟”则通过拟人化手法使琴声更显幽静。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边疆的战争与个人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忧国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烽火”指的是什么?
“良辰在何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