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句》

时间: 2025-05-01 01:51:40

诗句

迎娘歌喉玉䆗窱,蛮儿舞带金葳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40

原文展示:

迎娘歌喉玉䆗窱,蛮儿舞带金葳蕤。

白话文翻译:

迎娘的歌声清脆悠扬,如同玉石般细腻深远;蛮儿的舞带金光闪闪,华丽而生动。

注释:

  • 迎娘:指歌女。
  • 玉䆗窱(yǎo tiǎo):形容声音清脆悠扬,深远细腻。
  • 蛮儿:指舞者,可能指少数民族的舞者。
  • 金葳蕤(wēi ruí):形容舞带金光闪闪,华丽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环,唐代著名美女,唐玄宗的宠妃,因其美貌和才艺闻名于世。她的诗词流传不多,但因其身份和历史地位,其作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歌舞升平的场景,可能是杨玉环在宫廷中的生活写照,展现了她的艺术修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歌舞升平的场景。迎娘的歌声被形容为“玉䆗窱”,这种细腻深远的声音,如同玉石般清脆,给人以美的享受。蛮儿的舞带则被形容为“金葳蕤”,金光闪闪,华丽生动,展现了舞者的风采和舞蹈的动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歌舞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迎娘歌喉玉䆗窱”:这句诗通过“玉䆗窱”这一形象的比喻,形容迎娘的歌声清脆悠扬,深远细腻,如同玉石般的美妙。
  • “蛮儿舞带金葳蕤”:这句诗用“金葳蕤”来形容舞带,金光闪闪,华丽生动,展现了舞者的风采和舞蹈的动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玉䆗窱”和“金葳蕤”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歌声和舞带的特点。
  • 对仗:诗句中的“迎娘”与“蛮儿”,“歌喉”与“舞带”,“玉䆗窱”与“金葳蕤”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歌舞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热爱,传达了一种追求美好、享受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䆗窱:形容声音清脆悠扬,深远细腻,如同玉石般的美妙。
  • 金葳蕤:形容舞带金光闪闪,华丽生动,展现了舞者的风采和舞蹈的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迎娘”指的是什么? A. 歌女 B. 舞者 C. 乐器 D. 宫女

  2. “玉䆗窱”用来形容什么? A. 歌声 B. 舞带 C. 乐器 D. 服饰

  3. “金葳蕤”用来形容什么? A. 歌声 B. 舞带 C. 乐器 D. 服饰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清平调》:描绘宫廷生活的诗作,与杨玉环的这首诗有相似的背景和主题。

诗词对比:

  • 李白《清平调》与杨玉环《句》:两者都描绘了宫廷生活的歌舞升平,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洒脱,而杨玉环的诗则更加细腻婉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杨玉环的这首诗,是研究唐代诗词的重要资料。
  • 《唐代宫廷文化研究》:探讨唐代宫廷文化,对理解杨玉环的诗词背景有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将赴行营劝客同醉 晖上人独坐亭 京口送皇甫司马副端曾舒州辞满归去东都 长沙送梁副端归京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 送秦系 麓山寺会送尹秀才 舟中见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克字旁的字 玉筝 包含悠的词语有哪些 空涛 春去夏来 救燎助薪 釆字旁的字 随口乱说 龜字旁的字 置之死地而后已 母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尺头 四体不勤 包含蟊的词语有哪些 见卒 会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