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祝融寺兰若(一作登南岳月宫兰若)》

时间: 2025-05-07 08:52:40

诗句

祝融绝顶万馀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40

原文展示:

登祝融寺兰若(一作登南岳月宫兰若) 卢肇 〔唐代〕 祝融绝顶万馀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登上祝融峰的顶端,有数万层之多,我拄着拐杖,攀着藤萝,一步步向上攀登。走到月宫之外的寺庙,有几朵白云和两三个僧人相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此处指祝融峰,位于南岳衡山。
  • 绝顶:山的最高峰。
  • 万馀层:形容山峰极高,层叠不尽。
  • 策杖:拄着拐杖。
  • 攀萝:攀爬藤萝。
  • 月宫: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此处指山顶的寺庙。
  • 霞外寺:云霞之外的寺庙,形容寺庙位置极高。
  • 白云:象征高洁、超脱。
  • 僧:和尚。

典故解析:

  • 祝融峰:南岳衡山的主峰,古代有“五岳独尊”之称,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肇,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祝融峰的所见所感,通过攀登高山的艰辛和山顶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登临祝融峰的壮丽景象和内心的宁静感受。首句“祝融绝顶万馀层”即展现了山峰的雄伟,通过“策杖攀萝步步登”传达了攀登的艰辛。后两句“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则描绘了山顶的宁静和超脱,白云和僧人的形象共同营造了一种高洁、超然的氛围。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祝融绝顶万馀层”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使用了夸张手法,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第二句“策杖攀萝步步登”描绘了攀登的过程,通过“策杖”和“攀萝”两个动作,传达了攀登的艰辛。
  • 第三句“行到月宫霞外寺”将山顶的寺庙比作月宫,增添了神秘色彩。
  • 第四句“白云相伴两三僧”通过白云和僧人的形象,营造了一种高洁、超然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夸张:首句“祝融绝顶万馀层”使用了夸张手法,增强了山峰的雄伟感。
  • 比喻:第三句将山顶的寺庙比作月宫,增添了神秘色彩。
  • 象征:白云象征高洁、超脱,僧人象征宁静、超然。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通过攀登高山的艰辛和山顶的宁静景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祝融峰:雄伟的山峰,象征着高远和挑战。
  • 策杖攀萝:攀登的动作,象征着艰辛和努力。
  • 月宫霞外寺:高洁的寺庙,象征着超脱和宁静。
  • 白云:高洁的象征,代表着超然和纯净。
  • 僧:宁静的象征,代表着超然和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祝融”是指什么? A. 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B. 南岳衡山的主峰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动物

  2. 诗中的“月宫霞外寺”是指什么? A. 月亮上的宫殿 B. 山顶的寺庙 C. 云霞之外的寺庙 D. 海边的寺庙

  3. 诗中的“白云相伴两三僧”表达了什么意境? A. 热闹的场景 B. 宁静的氛围 C. 繁忙的都市 D. 荒凉的沙漠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了登山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高洁境界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卢肇的《登祝融寺兰若》与杜甫的《望岳》都描绘了登山的景象,但卢肇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感受,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肇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山水诗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相关查询

昭君怨 踏莎行 点绛唇(丙寅) 踏莎行(赠光严道人) 菩萨蛮 临江仙 如梦令 诉衷情 行香子 柳梢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歹字旁的字 篇题 櫜弓卧鼓 记列 靡然向风 耳刀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争妍斗奇 于胥 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讨针线 皓齿星眸 无须之祸 针熨 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