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仆射相公偶话于故集贤张学士厅写得德裕…献此诗》

时间: 2025-05-02 12:45:56

诗句

赋感邻人笛,诗留夫子墙。

延年如有作,应不用山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56

原文展示

赋感邻人笛,诗留夫子墙。
延年如有作,应不用山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听到邻居的笛声而产生的感触,写下诗篇留在了老师的墙上。如果有长寿的作品,就不需要仰望山王(指老子、孔子等伟大人物的高峰)。

注释

  • 赋感:感受到、触动。
  • 邻人:邻居、周围的人。
  • :一种吹奏乐器,常用于抒情。
  • :留下、写下。
  • 夫子:指老师或有威望的人,古代对文人或学者的尊称。
  • 延年:延续生命,长寿。
  • 山王:这里指代有大德、高人一等的人物(如孔子、老子等)。

典故解析

  • 山王:在中国文化中,“山”常常象征着高尚的品德或伟大的思想家,如道教的老子、儒家的孔子。他们被视为道德的楷模和智慧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以其诗作清新、风格多变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社会、自然等多个方面,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德裕与友人相聚时,或许是受到了邻居的音乐启发,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诗中对老师的敬仰,以及对长寿、思想的追求,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开头的“赋感邻人笛”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生活场景,邻居的笛声如清风拂面,给诗人带来了灵感。这种生活的细腻感受,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尊重。而“诗留夫子墙”则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崇敬,留下诗篇以示纪念,显示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最后一句“延年如有作,应不用山王”,更是点出了诗人希望通过作品延续生命的愿望。这里的“山王”不仅是对伟大思想家的隐喻,也暗示着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达到那样的高度和影响力。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简练的表述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李德裕作为一个诗人对生活、艺术和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赋感邻人笛:表达了诗人因邻居的笛声而产生的感触,流露出对音乐的敏感和欣赏。
  2. 诗留夫子墙:指将作品留给老师,体现了对师长的敬意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3. 延年如有作:表达了诗人希望有能长久传世的作品,强调了艺术的生命力。
  4. 应不用山王:如果有这样的作品,就不需要仰望那些伟大的人物,暗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赋感邻人笛,诗留夫子墙”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使用“山王”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隐喻,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和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李德裕对音乐的感受、对老师的尊敬,以及对长寿与艺术传承的追求,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音乐、艺术的美好,传递情感。
  • 夫子:象征智慧、师长,对文化的尊重。
  • 山王:象征伟大思想者,理想的高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山王”指的是哪个群体?

    • A. 音乐家
    • B. 伟大的思想家
    • C. 诗人
    • D. 普通人
  2. 填空题:诗人因____的笛声而感触,留下了诗篇。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夫子”是对邻居的称呼。 (对/错)

答案

  1. B
  2. 邻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中同样描写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李德裕的这首诗在主题上相似,但风格上更偏向于山水田园。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
  • 《李德裕诗文集》

相关查询

奉和御制闻早蝉 奉和御制棋二首 奉和御制寒食十韵 奉和御制殿前松兼以书事 奉和御制春雨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冬至日奉和御制 代书寄谈鍊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慧中秀外 撺椽 枫人 胸中怀刀 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抟砂弄汞 高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遗残 青钱学士 包含老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片语只辞 昭察 年表 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