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8:53
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
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乃知轩冕客,自与田园疏。
殁世有遗恨,精诚何所如。
嗟予寡时用,夙志在林闾。
虽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绕舍下,修竹荫庭除。
幽径松盖密,小池莲叶初。
从来有好鸟,近复跃鲦鱼。
少室映川陆,鸣皋对蓬庐。
张何旧寮寀,相勉在悬舆。
常恐似伯玉,瞻前惭魏舒。
我曾听说羊叔子在东渠的茅屋里居住,
难道不曾想过归家的路,徘徊不前而畏惧简书的召唤?
我才明白身居高位的客人,与田园生活是多么疏远。
在世间留下遗恨,真诚又能寄托在哪里呢?
唉,我的时间不多,早已立志要隐居于山林。
虽然我心系山水之情,却怎敢奢望能与仁智相居?
清泉环绕在我家舍下,修竹荫蔽着庭院空地。
幽静的小路被松树覆盖,小池塘里的莲叶刚刚展开。
从来就有美丽的鸟儿,时常跃起在鲦鱼之旁。
少室山映衬着川陆,鸣皋对着蓬莱的茅庐。
张何的旧居仍在,互相勉励着在悬舆之上。
我常常恐惧自己似伯玉,前途渺茫而惭愧于魏舒。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在政治上曾任宰相,文学上则以诗词闻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本诗写于李德裕被贬期间,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对仕途的反思。诗中表达了他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和对高官显贵生活的厌倦,折射出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本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传达了诗人李德裕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冷漠。诗中开头提到“羊叔子”,即羊祜,意在引出隐居题材,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着,诗人感叹身为“轩冕客”的孤独和对归路的渴望,显示了他在仕途上的无奈与疲惫。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平泉的山水景色,呈现出一幅宁静致雅的隐居图景,清泉、修竹、好鸟、莲叶等意象,构成了一种安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内心宁静的渴望。诗的最后两句则点出了诗人对自我追求的反思与自省,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
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乃知轩冕客,自与田园疏。
殁世有遗恨,精诚何所如。
嗟予寡时用,夙志在林闾。
虽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绕舍下,修竹荫庭除。
幽径松盖密,小池莲叶初。
从来有好鸟,近复跃鲦鱼。
少室映川陆,鸣皋对蓬庐。
张何旧寮寀,相勉在悬舆。
常恐似伯玉,瞻前惭魏舒。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李德裕高洁的志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李德裕提到的“羊叔子”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轩冕客”是指?
诗人对归隐的态度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