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2:27
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
作者: 刘基 〔明代〕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
月暗云霄,星沈烟水,角声清袅。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鸡鸣时分,风雨潇潇,侧耳倾听天地间已无刘表(指刘备)。啼叫的杜鹃似乎流下泪来,飘浮的落花带着恨意,魂魄在空中徘徊。月光暗淡,云层低垂,星星沉入烟水中,角声轻柔缭绕。我问登楼的王粲,镜中白发,今夜又添了多少白发。极目远望故乡在哪里,渺小的青山在发髻上蜷缩着。几次美好的梦境,随风而去,却被遮挡住了。宝瑟的琴弦僵硬,玉笙的指头冰冷,幽暗的鸿雁在天边徘徊。然而,只是阶前莎草侵扰,满庭的绿树,不知是黄昏还是黎明。
鸡鸣:指鸡叫的声音,象征清晨的到来。
潇潇:形容风雨潇洒,意境凄清。
刘表:三国时期的割据势力,暗指世事沧桑。
啼鹃:杜鹃鸟的叫声,常用来表达忧伤。
王粲:三国时期的诗人,以才华著称。
宝瑟:古琴的一种,象征音乐和文人情怀。
莎草:一种植物,常生长在湿地,象征自然和生机。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号伯温,是明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因其才华而受到皇帝的器重。他的诗词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沉郁。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人生的某个转折点,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作,诗人在风雨交加的清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忧伤的情绪。开头以鸡鸣和潇潇的风雨引入,营造出一个凄清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啼鹃和落花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哀痛,似乎在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诗中提到的王粲,代表着一个才子,但他在镜中的白发,彰显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极目乡关之处,青山低矮,似乎在暗示着归乡无望的渺小与孤独。而“几回好梦”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它们又如同风一样,无法把握,令人感到无奈。
最后,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写结束,莎草和绿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但在不知昏晓的状态中,给人以孤寂和无助的感觉。整首词在抒情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眷恋,以及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粲”是哪个历史时期的诗人?
“鸡鸣风雨潇潇”中“潇潇”意味着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