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2:41
一落索 春雨缠绵偶以遣闷
作者: 李慎溶 〔清代〕
晓雾溟濛庭树。
弄晴无据。
深垂帘幕护轻寒,
却约得炉香住。
燕燕莺莺无语。
恼将春去。
只多落絮与飞花,
还未到听秋雨。
清晨的雾气朦胧笼罩着庭院的树木,
想要放晴却没有依据。
深深垂下的帘幕遮挡着微寒的空气,
却约定好炉旁的香气仍然留存。
燕子和莺鸟无言以对,
心中烦恼春天即将离去。
只看到满地的落絮和飞花,
而秋雨还没来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燕燕莺莺”,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中,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落絮”和“飞花”则是对季节更替的描绘,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作者介绍
李慎溶,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抒情诗闻名。他的诗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捕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值春雨绵绵之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伤与无奈。春雨虽带来了生命的气息,但也让人对即将过去的春天感到惆怅。
李慎溶的《一落索 春雨缠绵偶以遣闷》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诗的开头描绘出清晨的雾气和庭院的宁静,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恬淡的氛围。诗人通过“晓雾溟濛庭树”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温暖回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弄晴无据”中,诗人巧妙地用无奈的语气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无力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深垂的帘幕不仅是对寒冷的遮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隔阂和孤独。在这个细腻的春雨中,燕子和莺鸟的无语更显得孤寂,正是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惆怅。
结尾部分的“只多落絮与飞花”,让人感受到季节的交替与流逝,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秋天的期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传递,让读者感受到春雨带来的缠绵与无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传达出抒情者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深垂帘幕”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孤独
D. 宁静
“燕燕莺莺无语”中,燕子和莺鸟的无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到来
C. 孤独与寂寞
D.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落絮与飞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惆怅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慎溶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慎溶更侧重于春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的孤独,而白居易则通过草原的景象表达离别的伤感。两者在主题上有所相似,但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使用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