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5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1:22
越山清绝,泛湖光中夜,翛然孤引。一片玲珑惊骤冷,月底杨花吹鬓。渔屋风生,蓬窗人悄,谁解听高韵。细波轻桨,睡鸥沙际难稳。长叹系梦西泠,夷犹片棹,欲去频无准。闻说交芦庵外树,犹怨当年先隐。半霎沉埋,水孤天阔,渺渺游人恨。传来新句,旧愁平地盈寸。
在高耸的山峰之上清风拂面,夜晚的湖面上荡漾着明亮的光芒,我独自一人悠然漂荡。一片玲珑的景致让我惊觉到寒冷,月下的杨花在风中轻轻拂动。渔家的小屋里风声阵阵,窗前的人静悄悄的,谁能听懂那高雅的韵律呢?细波轻轻划过,睡着的鸥鸟在沙滩边难以保持稳妥的姿势。长叹着将梦系于西泠,仿佛一只小船,想要离去却总是没有方向。听说交芦庵外的树木,依旧怨恨当年曾经的隐秘。片刻的沉沦,水面孤独而广阔,游人的恨意在渺渺的空间中沉浮。传来的新词句,旧愁依旧在心中泛滥。
李慎溶(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事的感慨,风格清丽而富有情趣。
《百字令 和林畏庐诗丈泛湖之作》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游历湖山之际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在湖边的泛舟体验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孤寂,因而产生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呈现出一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整首诗以湖光山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头以“越山清绝,泛湖光中夜”的画面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用“翛然孤引”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中的独特体验,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接着,诗中提到了“玲珑惊骤冷”,将自然的美与突然的寒冷对比,暗示内心的敏感和脆弱。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描绘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孤寂,透过“蓬窗人悄”,展现出一种无可诉说的寂寥感。细波轻桨与睡鸥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绪的起伏。长叹与梦的结合,反映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迷惘。
最后一段提到的“新句”和“旧愁”,则体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哲学反思。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邃思考。
越山清绝,泛湖光中夜,翛然孤引。
一片玲珑惊骤冷,月底杨花吹鬓。
渔屋风生,蓬窗人悄,谁解听高韵。
细波轻桨,睡鸥沙际难稳。
长叹系梦西泠,夷犹片棹,欲去频无准。
闻说交芦庵外树,犹怨当年先隐。
半霎沉埋,水孤天阔,渺渺游人恨。
传来新句,旧愁平地盈寸。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细腻而深刻的哲思。
诗中“越山清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长叹系梦西泠”中所表达的情感是?
诗中提到的“新句”和“旧愁”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