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僧房双桐》

时间: 2025-08-05 06:44:15

诗句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6:44:15

原文展示:

题僧房双桐
王昌龄 〔唐代〕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居住的环境。院子里棕榈花盛开,青苔爬满了宁静的房间。这里的人们已经与世隔绝,不再有世俗的交谈,而在空中却飘散着一种异香,显得格外幽静而清新。


注释:

字词注释:

  1. 棕榈:一种植物,通常生长在热带地区,花朵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2. 苔藓:一种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常常覆盖在石头或地面上,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3. 闲房:指的是静谧、安静的房间,通常与世俗的喧嚣相对。
  4. 名言绝:指的是不再有言语交流,形容一种宁静的氛围。
  5. 异香:指的是不同于常见气味的香气,常常让人感到舒适。

典故解析: 无特别典故涉及,但诗中描述的僧房环境以及与世隔绝的情状态,常见于古代文人的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号青溪,唐代著名诗人,以五律和七律见长,是“边塞诗”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豪放激昂的气质和独特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昌龄隐居或游历某处的某个时节,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远离世俗的心境。


诗歌鉴赏:

《题僧房双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生活情境。诗中用“棕榈花满院”和“苔藓入闲房”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却又安静的自然图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向往。

“彼此名言绝”,则暗示了隐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隔绝,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这不仅表现了僧房的幽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当时社会纷扰的逃避。在这样的环境中,“空中闻异香”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似乎在暗示着一种超脱与灵性的存在。

整首诗在字数不多的情况下,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王昌龄通过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他深厚的诗歌技巧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棕榈花满院:描绘了院落中棕榈花盛开的景象,生动地传达出自然的繁茂和生机。
  2. 苔藓入闲房:进一步描绘房间内的景象,苔藓的生长暗示着环境的静谧,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氛围。
  3. 彼此名言绝:描绘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隔绝状态,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孤独和宁静。
  4. 空中闻异香:最后一句则给人以一种超脱的感觉,似乎在强调这份宁静之中,依然有着美好的气息,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幽静。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棕榈、苔藓、异香等意象相互交融,构成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图景。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心灵的平和和对世俗喧嚣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棕榈:象征生命的繁荣与自然的美好。
  2. 苔藓:代表宁静、清幽的环境,常常与隐逸生活相联系。
  3. 异香: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带有灵性与和谐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植物是?

    • A. 玫瑰
    • B. 棕榈
    • C. 菊花
    • D. 柳树
  2. 填空题:诗中描述的房间是(__)的。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彼此名言绝”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更侧重于秋天的意境与孤独感;而王昌龄的《题僧房双桐》则通过自然景物展现出生机与和谐,给人以更为清新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挽林惠州深父二首 挽林惠州深父二首 挽乐全宋丈二首 挽顾德将别驾 挽方仲及签判二首 挽方仲及签判二首 挽方有成教授 挽方宋贤四绝 挽方宋贤四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肆法 氏字旁的字 心慌意急 地基 跼高天,蹐厚地 悠然 鱼字旁的字 狼嗥鬼叫 不露神色 铣塞 人迹罕至 宝盖头的字 頁字旁的字 族结尾的成语 人穷智短 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