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催妆诗》

时间: 2025-04-30 22:08:37

诗句

舜耕馀草木,禹凿旧山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8:37

原文展示:

催妆诗
作者: 张仲素 〔唐代〕

舜耕馀草木,禹凿旧山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舜帝耕种的余地和大禹开凿的山川,表达了对古代治水和农业成就的赞美。

注释:

字词注释:

  • :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代表农耕文明。
  • :翻土播种,指农业活动。
  • :剩余,剩下的意思。
  • 草木:指植物,代表自然环境。
  • :古代治水的英雄,代表治理水患的智慧。
  • :开凿、挖掘。
  • :古老的、以前的。
  • 山川:指山和河流,象征自然地形。

典故解析:

  • 舜耕:舜帝以德治天下,开创了农业文明,成为后世君主的楷模。
  • 禹凿: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治理自然的智慧与勤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仲素,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但其作品多以清丽脱俗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催妆诗》是张仲素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作品,旨在通过对古代贤明君主的歌颂,表达对治理国家和自然的向往与期待。

诗歌鉴赏:

《催妆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帝王的贤德。诗中提到的舜耕与禹凿,分别代表着农业的丰收与水患的治理,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生态。通过对这两位古代贤主的描写,诗人不仅仅是在追忆历史,更是在呼唤当代人应向古代贤君学习,重视农业和水利建设,以实现社会的繁荣与安定。

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韵律美。每一句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节奏,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诗中蕴含的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类智慧的赞美,使得这首诗不仅具备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舜耕馀草木:描绘了舜帝在丰饶的土地上进行耕作,象征着农业的繁荣。
  2. 禹凿旧山川:描绘了大禹开凿山川,治理洪水的历史场景,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和智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采用了对称的结构,加强了韵律感。
  • 象征:舜与禹分别象征丰收与治理,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古代贤明君主的治国理政之道,强调农业与水利的重要性,寄托了对未来社会美好愿景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智慧与德行。
  • :象征着勇气与奉献。
  • 草木: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希望。
  • 山川:象征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的奋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舜帝是以什么著称的?
    A. 治水
    B. 农耕
    C. 诗词
    D. 战争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禹凿旧山川”表现了__的智慧与努力。

  3. 判断题:诗中只提到舜帝的农业成就。 (对/错)

答案:

  1. B
  2. 治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by 杜甫
  • 《春望》 by 杜甫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展现了对国家和自然的深切关怀,但其情感更为沉重,反映了动荡时期的苦楚与思考。相比之下,张仲素的《催妆诗》则更为理想化,渴望重现古代的和谐美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道士 登科 寒食 庐山折桂一枝 灵隐天竺寺门 题冷翠谷道者庵 寄湖口茶局臧尚干 呼猿洞 回至兴国宫望天池一簇云气中因杨道士留有赋 齐天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驱深入 顺开头的成语 秃宝盖的字 匸字旁的字 惩恶劝善 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精雕细镂 爻字旁的字 怪力乱神 治乱安危 企慕 畋犬 曀阴 肉字旁的字 古来今往 睿算 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