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5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53:13
《谒金门(和德远)》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灯乍灭。忽见一天明月。恰舞霓裳歌未歇。露寒回绛阙。
羽服明晖玉雪。笑语轻参环玦。香泽恼人情不彻。夜长窗自白。
灯光刚刚熄灭,忽然看到一轮明月高挂。正好舞者在霓裳中翩翩起舞,歌声未曾停歇。露水寒冷,映衬着朱红色的宫阙。
华丽的服饰在明亮的月光下闪耀如玉雪。轻声的笑语伴随着珠环轻轻碰撞。芳香的气息令人迷醉,情意却未能传达。漫漫长夜,窗外透出白光。
“霓裳羽衣舞”源于古代的宫廷舞蹈,常常表现为美丽、轻盈的形象,通常在月夜或者宴席上进行。此诗中提及的“绛阙”与“羽服”也都体现了当时的宫廷生活和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赵长卿,字德远,宋代诗人,以其婉约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往往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交融,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一个月明的夜晚,诗人可能正处于一种思念或失落的情绪中,透过对月亮和舞者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情感无法传达的无奈。
这首《谒金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美丽的夜晚场景。灯光的熄灭和明月的出现形成鲜明对比,既营造出神秘的氛围,又引出舞者的舞姿与歌声,展现出一种无限的美感。诗中“露寒回绛阙”的描写,既有自然的冷清,又带有宫廷的奢华,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笑语轻参环玦”与“香泽恼人情不彻”的对比,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尽管夜晚是如此美好,然而情感的传达却显得苍白无力,令人感到遗憾。这种情感的矛盾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情感表达的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此诗探讨了美好瞬间的短暂与情感表达的无奈,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同时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诗中“灯乍灭”指的是什么?
“羽服明晖玉雪”中的“羽服”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