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8:32
赠长洲何主簿
作者: 韩翃 〔唐代〕
挂席逐归流,
依依望虎丘。
残春过楚县,
夜雨宿吴洲。
野寺吟诗入,
溪桥折笋游。
到官无一事,
清静有诸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归去的情景,依依不舍地望着远处的虎丘。春天已经过去,夜雨中在吴洲留下了身影。诗人到达野寺吟诗,或是在溪桥上折笋游玩。来到官府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享受着这份清静,仿佛身处于多个诸侯的宁静之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翃,字仲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山水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旅途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自然的依恋,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淡然。诗人在春天的最后时光,乘船归去,感受着自然的美好,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开篇“挂席逐归流”勾勒出归途的情景,随后“依依望虎丘”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诗中“残春过楚县,夜雨宿吴洲”描绘了春天的逝去与夜雨的静谧,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野寺吟诗入,溪桥折笋游”则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细腻的描写将自然与生活的乐趣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到官无一事,清静有诸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泊与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官场中无所事事,却在清静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反映出唐代士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宁静与悠然的对比,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官场生活的淡然与超脱,突显了唐代文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深深眷恋
C. 厌倦
诗中“清静有诸侯”是什么意思?
A. 清静的生活充满权力
B. 在宁静中找到内心的满足
C. 官场生活的繁忙
诗中提到的“夜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快乐的心情
B. 孤独与思念
C. 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韩翃的诗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白居易则关注社会与人生的沉重,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