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3:21
三月清明天婉娩。
晴川祓禊归来晚。
况是踏青来处远。
犹不倦。
秋千别闭深庭院。
更值牡丹开欲遍。
酴醿压架清香散。
花底一尊谁解劝。
增眷恋。
东风回晚无情绊。
在三月清明的日子里,天气温柔舒适;
晴朗的河流边,祭祀活动结束时已是黄昏;
尤其是为了踏青而远道而来,更是感到不觉疲倦。
秋千已经收起,深院里显得空旷;
正值牡丹花开得正旺,
浓郁的香气从花下飘散。
在花树下,谁来劝我喝酒呢?
我对此更加留恋;
东风回旋,黄昏时分却无情地打断了这一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在古文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创作背景: 《渔家傲》创作于清明节前后,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此节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和美好时光的眷恋。
《渔家傲》以清明时节的美丽景色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清明天婉娩”便为整首词奠定了温柔的基调,清明时节的气息与温暖的阳光,使人心情愉悦。而“晴川祓禊归来晚”,则是将传统的祭祀活动与春日的悠闲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轻松的气氛。
接下来的“况是踏青来处远”,道出了诗人不觉疲倦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此时,秋千的关闭象征着欢乐时光的结束,深庭院的空旷则让人感到一丝孤寂。而“更值牡丹开欲遍”,更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繁华,仿佛在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最后几句“花底一尊谁解劝”,“东风回晚无情绊”,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尽管春光明媚,然而东风的回旋又让人感到一种无情的打断,留下了对美好时光的遗憾与眷恋。整首词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明的美丽景色与春天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流露出对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月清明”指的是哪个节气?
A. 春分
B. 清明
C. 立春
诗中提到的“酴醿”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饮料
诗人在“花底一尊谁解劝”中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留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