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中渡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6:31:05

诗句

得归还自叹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

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1:05

原文展示:

得归还自叹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
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白话文翻译:

我终于可以回家,却自叹在这里留连不去。在中渡桥边,垂柳轻拂我的头顶。记得我来时走过这座桥,河面上满是断冰和残雪。

注释:

字词注释:

  • 得归:终于能够回家。
  • 自叹:自己感叹,感慨。
  • 淹留:留连,逗留不去。
  • 中渡:桥名,指中渡桥。
  • 拂头:轻轻地拂过头顶。
  • 断冰:已经断裂的冰块。
  • 残雪:未完全融化的雪。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柳拂头”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意象,表现柔和的自然景象。中渡桥作为一个具体的地名,可能在作者的生平或游历中具有重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以散文、诗词闻名,尤其擅长词,代表作有《醉翁亭记》。欧阳修的诗风柔和,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过中渡二首》是欧阳修在游历中所作,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与归家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从归途中的思索与感触。开篇“得归还自叹淹留”,表现了诗人在即将回归的幸福中,也掺杂着一丝留恋。此句中“自叹”二字,深刻揭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心情,既有归家的期待,又有对当下瞬间的珍惜。

“中渡桥边柳拂头”则通过自然景色描绘出轻柔的春意,柳树的柔软,仿佛在轻轻抚慰诗人的心灵。这种细腻的描写,突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后两句“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则通过回忆的方式,增强了时间的流逝感。诗人回忆起自己来时的情景,残雪与断冰的意象不禁让人感受到冬去春来的变化,也引发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时光与自然的双重感受,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得归还自叹淹留:表示诗人终于可以回家,却对自己留连在此感到感慨。
  • 中渡桥边柳拂头:描绘了在桥边柳树轻拂的美好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气氛。
  • 记得来时桥上过:回忆起自己曾经过这座桥,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 断冰残雪满河流:通过描写冬季的残留痕迹,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拟人:柳树“拂头”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柔美,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也体现了一定的对称美,尤其是前后两句的呼应。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归家的期待与留恋、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哲思。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对过往的追忆,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情与春天,表现生命的复苏。
  • :象征离别与归宿,连接了过去与未来。
  • 冰雪:象征寒冷与孤寂,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得归还自叹淹留”意为: A. 终于回家却感到留恋
    B. 感到孤独
    C. 对未来感到期待
    答案:A

  2.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A. 盛夏的阳光
    B. 冬季的冰雪
    C. 春天的柳树
    答案:C

  3. 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主要体现在: A. 生活琐事
    B. 经过桥时的情景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欧阳修的《过中渡二首》与李白的《庐山谣》在表达自然之美与人对时光的感悟上有相似之处。李白通过更为奔放的笔触描绘自然的壮丽,而欧阳修则以细腻的情感抒发对生活的思考,两者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欧阳修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句 其六 白莲阁 随驾往观江东桥 青释应端住与化寺惟其说而勉之二首 郡圃洗心亭宴坐对春物因书所见 承天门迎驾和九和殿讲 查城道中 读混元经 七夕宜城野泊逢立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间不容缕 惜毫厘失千里 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一人做事一人当 无人之境 求之不得 网户 石字旁的字 侦发 三撇旁的字 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边罅 狰猛 立刀旁的字 延颈举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