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3:17
原文展示:
食肉遗马肝,未为不知味。食鱼必河豚,此理果何谓。非鳞亦非介,芒否则皮如蝟。见形固可憎,况复论肠胃。
白话文翻译:
吃肉却留下马肝,不能算是不知道味道。吃鱼一定要吃河豚,这种道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既不是鱼鳞也不是甲壳,刺多得像刺猬的皮。光是看它的外形就已经很讨厌了,更何况还要讨论它的内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通过对河豚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美食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品尝河豚或讨论河豚美食时所作,通过对河豚的描述,表达了对美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河豚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美食的独特见解。首句“食肉遗马肝,未为不知味”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即留下马肝并不代表不知道美味,暗示了真正的美味可能隐藏在不易察觉的地方。接着,作者通过对河豚的描述,强调了河豚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既赞美了其美味,又警示了其毒性。最后两句“见形固可憎,况复论肠胃”则进一步强调了河豚的外形和内脏的不宜,体现了作者对美食的深刻理解和谨慎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河豚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深刻理解和谨慎态度,强调了真正的美味可能隐藏在不易察觉的地方,同时也警示了美食的危险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食肉遗马肝”是什么意思? A. 吃肉时留下马肝 B. 不懂得真正的美味 C. 吃肉时只吃马肝 D. 吃肉时不吃马肝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食鱼必河豚”表达了什么观点? A. 河豚是最美味的鱼 B. 吃鱼一定要吃河豚 C. 河豚是最危险的鱼 D. 河豚是最常见的鱼 答案:B
诗中用“芒否则皮如蝟”形容了什么? A. 河豚的刺 B. 河豚的皮 C. 河豚的肉 D. 河豚的内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