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鹤舒台是安期上升处》

时间: 2025-05-06 02:51:49

诗句

安期九转成,餐霞佩紫玉。

飞步凌大空,鸾笙响幽谷。

朝披翠羽衣,夕歌白云曲。

高台俯清泉,千秋馀踯躅。

逍遥物外人,焉为尘鞅束。

愿附骖螭驾,随君剖腩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1:49

原文展示:

安期九转成,餐霞佩紫玉。
飞步凌大空,鸾笙响幽谷。
朝披翠羽衣,夕歌白云曲。
高台俯清泉,千秋馀踯躅。
逍遥物外人,焉为尘鞅束。
愿附骖螭驾,随君剖腩鹿。

白话文翻译:

安期已经完成了九次的炼丹,享用着霞光,佩戴着紫色的玉器。
他飞步跨越广阔的天空,鸾笙的乐声在幽静的山谷中回响。
早晨披上翠绿色的羽衣,傍晚唱着白云的曲调。
在高台上俯视清澈的泉水,千秋之后仍有踯躅花盛开。
逍遥自在的他超然物外,怎会被尘世的羁绊所束缚?
我愿意跟随您的骖螭驾车,陪伴您一起剖开鹿肉。

注释:

  • 安期:指的是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道士,以炼丹成仙著称。
  • 九转:指炼丹的过程,九次转化。
  • 餐霞:指享用仙气,居于云霞之中。
  • 佩紫玉:佩戴着紫色的玉器,象征高贵和仙气。
  • 飞步凌大空:形容轻盈飘逸,像是飞翔在空中。
  • 鸾笙:古代一种乐器,象征着美妙的音乐。
  • 逍遥物外人:超然物外,不受世俗羁绊的人。
  • 骖螭:传说中的神兽,驾车的象征。

典故解析:

“安期生”是中国古代道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象征着长生不老和道教的修炼理想。古人常常以他为例来描绘追求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诗中的许多意象,如“飞步凌大空”、“鸾笙响幽谷”,均体现了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必元,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追求个体自由和自然和谐的时期,诗人借助对安期生的描写,表达了对道教理想和逍遥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鹤舒台是安期上升处》是欧必元以安期生为主题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清新,意象独特。前两句通过描绘安期生的修炼过程,展示了他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运用“飞步凌大空”和“鸾笙响幽谷”来描绘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烦恼的超脱。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为细腻,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现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逍遥物外人”一句,清晰地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结尾的“愿附骖螭驾”,则是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追随理想中的境界,享受天人合一的生活。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远情怀,也隐含了对人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出道教文化中追求和谐与自然的核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安期九转成:安期生成功地炼制了九次丹药,象征着长生不老的成功。
  2. 餐霞佩紫玉:享用仙气,佩戴着象征尊贵的紫色玉器,彰显仙人的风范。
  3. 飞步凌大空:轻盈地飞翔在天空,表现了自由无拘的状态。
  4. 鸾笙响幽谷:乐器的声音在幽深的山谷中回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5. 朝披翠羽衣:早晨披上绿羽,展现了仙人的优雅形象。
  6. 夕歌白云曲:傍晚唱着白云之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7. 高台俯清泉:在高处俯视清澈的泉水,体现了自然之美。
  8. 千秋馀踯躅:即使经过千年,踯躅花依旧盛开,象征生命的延续。
  9. 逍遥物外人:超然物外的人,表达对世俗的厌倦。
  10. 焉为尘鞅束:何必被尘世的羁绊所束缚,传达一种理想的自由。
  11. 愿附骖螭驾:表达愿意跟随理想的愿望。
  12. 随君剖腩鹿:愿意与君共赴自然的生活,享受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超脱的生活比作飞步与音乐,表现出自由的状态。
  • 对仗:如“朝披翠羽衣,夕歌白云曲”,形式美感强烈。
  • 拟人: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千秋馀踯躅”,象征生命的延续。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超脱尘世、向往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歌颂道教文化中的长生与和谐。诗人通过描绘安期生的境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尘世烦恼的逃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安期生:象征长生和道教理想。
  • 紫玉:象征高贵与尊荣。
  • 翠羽衣:象征优雅与自然。
  • 鸾笙:象征音乐与和谐。
  • 清泉:象征纯净与生命的源泉。
  • 踯躅:象征生命的延续和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安期生是以什么著称的?

    • A. 文学家
    • B. 炼丹术士
    • C. 战士
    • D. 商人
  2. “飞步凌大空”形容的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 A. 忧愁
    • B. 自由
    • C. 忙碌
    • D. 惆怅
  3. 诗中提到的“骖螭”象征什么?

    • A. 疼痛
    • B. 神秘
    • C. 神兽
    • D. 灾难

答案:

  1. B. 炼丹术士
  2. B. 自由
  3. C. 神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心灵的超脱,但风格更加豪放,而欧必元则更显细腻与婉约。
  • 王维《鹿柴》:两者皆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超然的态度,但王维更强调宁静的美,而欧必元侧重于仙人的理想生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查询

酬朝城张明府和御史中丞苏丈秋兴见寄 喜鹊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五十二 寄怀何克谏何景雪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 其一 布吒婆楼经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三三四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二 次韵酬秋湘 更漏子 其三 惜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重致远 包含柄的词语有哪些 软壳鸡蛋 琼翰 顿开头的成语 浑不似 羊字旁的字 釜中鱼 骫曲 自成一格 牛星织女 镸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炉峤 肉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三尸乱爆,七窍生烟 应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