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5:10
送陆明府归嘉禾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尘杂莫湔游宦非,
端忧何暇寓琴徽。
孝先便腹尚嘲懒,
元亮折腰须问归。
所惧弃官乡曲笑,
不思献策庙堂稀。
义和市尾渔舟聚,
独乐披裘坐钓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陆明府归乡的送别之情,意在反映官场的纷扰与归隐的渴望。诗中的“尘杂”表示官场的喧嚣与复杂,诗人认为不值得沉迷其中;“端忧何暇寓琴徽”则说明他没有闲情雅致来弹琴。提到的“孝先”和“元亮”是历史人物,表示即使身为官员,也要考虑归隐的生活。诗的最后几句描绘了渔舟聚集的宁静场景,表达了诗人向往归隐生活的愿望。
董嗣杲,字子贞,号白云,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主要以诗、文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这首诗写于陆明府即将归乡之际,表达了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官场的纷扰与乡间的宁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董嗣杲的《送陆明府归嘉禾》是一首结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尘杂莫湔游宦非”直接点明了作者对官场的反感,认为这种名利场的喧嚣与复杂让人无法自拔。接着诗人以“端忧何暇寓琴徽”来说明自己在忧虑中没有时间去享受琴音的雅趣,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接下来,诗人提到历史人物“孝先”和“元亮”,用以象征对传统美德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即便身为官员,也应考虑归隐。后面的几句则讲述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特别是“义和市尾渔舟聚”,展现了一幅宁静的渔村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官场的喧嚣与渔舟的宁静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在内心深处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可以看出,董嗣杲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对传统价值的反思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否定,突出个体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孝先”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义和市尾渔舟聚”所描述的场景主要是?
诗中“端忧何暇寓琴徽”表达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