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3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35:18
诗词名称: 晚过张分司园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偶乘意度过东邻,芳艳多情媚柳津。
欢笑直邀云际月,酣歌狂惜雨馀春。
亭台花木销官酒,城郭风烟老客身。
回首庐山图画里,不知愁落软红尘。
白话文翻译:
偶然兴致所至,我渡过东邻,看到那满园的花草芬芳、情意绵绵,令人陶醉。
欢声笑语中,我邀月共饮,尽情歌唱,珍惜这雨后的春光。
庭台花木间,酒意渐消,城郭的风烟让我感到自己已是个老客。
回首庐山如画的美景,竟然不知何为愁苦,沉浸在这柔软的红尘中。
注释:
典故解析: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历代文人都对其赞美不已。诗中提到的“庐山图画”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他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愚,号澹庐,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体现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董嗣杲晚年,在他游历中体验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悟。在纷扰的社会中,他选择了与自然亲近的方式来找到内心的平静。
诗歌鉴赏:
《晚过张分司园》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愉悦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首联“偶乘意度过东邻,芳艳多情媚柳津”以轻松的口吻引入,展现了诗人随性而至的游园心境。接下来,诗人通过欢笑、邀月、狂歌等场景,传递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感,表现了对春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亭台花木销官酒,城郭风烟老客身”则突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然与厌倦,尽管身处繁华的城郭,却感到内心的孤寂与疲惫。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反映出人们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挣扎。最后一句“回首庐山图画里,不知愁落软红尘”则点明了诗人对于庐山美景的向往,象征着他对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自然意象的渲染下,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思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深刻的哲理思考,给予读者一种美的享受与心灵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繁忙官场生活的厌倦,表现了对悠闲自在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人生态度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偶乘意度过东邻”指的是:
A. 偶然的兴致
B. 故意的安排
C. 匆忙的行走
D. 盲目的选择
诗中提到的“庐山图画里”象征着:
A. 现实的烦恼
B. 自然的美好
C. 官场的喧嚣
D. 人际的纷扰
“欢笑直邀云际月”中的“邀”字可以理解为:
A. 拒绝
B. 邀请
C. 观察
D. 忘记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