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张仲通忆锺陵二首》

时间: 2025-07-27 11:33:40

诗句

一梦章江已十年,故人重见想皤然。

只应两岸当时柳,能到春来尚可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33:40

原文展示:

和张仲通忆锺陵二首
作者: 王安石

一梦章江已十年,
故人重见想皤然。
只应两岸当时柳,
能到春来尚可怜。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已经过了十年,
故人重见面时却感到苍白无力。
只有两岸的柳树,
在春天来临时仍然让人怜惜。

注释:

  • :指梦境,象征时间的流逝。
  • 章江:即章江,地名,位于江西省。
  • 皤然:苍白的样子,形容故人重见时的感受。
  • 两岸当时柳:指当年在河岸边的柳树。
  • 春来尚可怜:春天的到来让人感到怜惜,暗指生命的无常。

典故解析:

“章江”是王安石故乡的河流,诗中提到的柳树可能与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柳树意象有关,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此诗反映了对故人和往昔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倡导新法以振兴国家。他的诗歌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晚年,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心中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与情感,深刻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首句“一梦章江已十年”将时间的流逝与梦境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虚幻与现实交错的感觉。十年如梦,令人感到惋惜。接着的“故人重见想皤然”则加重了这种感情,当年相识的亲切感在重逢时却变得苍白无力,令人心生惆怅。最后两句“只应两岸当时柳,能到春来尚可怜”既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自然生命的感慨,柳树作为生命的象征,春天的到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延续与脆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梦章江已十年:通过梦境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十年似梦,体现了对过去的追忆。
    • 故人重见想皤然:重逢的情感复杂,既有喜悦也有失落,暗示了时间改变了人事。
    • 只应两岸当时柳:柳树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表明作者对过去的追忆。
    • 能到春来尚可怜: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命,但同时也让人感到人生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梦境,突显时间的虚幻。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柳树作为重要意象,象征着别离与思念。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章江:代表故乡,象征着作者的根与思念。
  • 故人:象征着青春与往昔的情感寄托。
  • 柳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离别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2. “一梦章江已十年”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A. 实际的梦境
    B. 时间的流逝
    C. 未来的希望

  3. 诗中提到的柳树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离别与思念
    C.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黄鹤楼》崔颢:对过往的追忆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的对比:王安石的诗更侧重于对故人和时光的叹息,而李白则更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隋堤柳 山中寄梁判官 山中病后作 遣怀 山中答刘书记寓怀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夜吟 山下残夏偶作 公子家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悃质无华 蒸蒸日进 包含褐的成语 蟹椴 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娇声娇气 乙字旁的字 山额 川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石字旁的字 闭目塞聪 护种 遁光不耀 香字旁的字 赞声不绝 傩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