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0:22
万屋相誇漆与丹,笑歌长在绮纨间。
綵船春戏城边水,画烛秋寻寺外山。
忆我屡随游客入,喜君今赴辟书还。
遥知曼倩威行久,赤笔应从到日闲。
这首诗描绘了繁华的场景与送别的情感。诗中提到,万家房屋以漆黑和丹红的颜色争相辉映,笑声与歌声常常在绮丽的丝绸间响起。春天时,彩船在城边的水面上嬉戏;秋天,画烛的光亮照耀着寺外的山景。我常常和游人一起进入这些美丽的场所,而今我为你高兴,因为你即将前往杭州,带回辟书(官职)。我知道曼倩(指王安石的朋友)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得久了,赤笔(指诗文)应当会在这个闲暇的日子里到达。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推行新法,致力于政治改革,作品涵盖诗词、散文、哲学等多个领域,以其清新、豪放的风格著称。
此诗作于王安石送别友人张仲容赴杭州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及自己对繁华生活的回忆。
王安石的《送张仲容赴杭州孙公辟》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繁华的市景与自然的美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富庶与繁荣。诗的开头两句,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城中万家灯火、歌舞升平的景象,令人感受到一种欢乐的气氛。接下来的景象转向春秋的自然美,诗人通过“彩船春戏”和“画烛秋寻”分别描绘了春天的欢愉与秋天的宁静,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多彩。
在表达对友人的祝福时,王安石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语气,带有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最后两句,提到曼倩的威望与赤笔,既是对友人能力的赞赏,也暗含着对未来前程的希望。整首诗不仅展示了送别的情感,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景象的描绘与对友人的祝福,体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诗中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万屋相誇”指的是什么?
A. 万家灯火
B. 万物复苏
C. 万里长征
“綵船春戏城边水”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诗中提到的“辟书”是什么?
A. 书信
B. 官职文书
C. 诗集
可以将王安石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情感基调和写作风格。王安石的诗更多表现出对繁华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祝福,而李白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