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陈景初金陵持服举族贫病烦君药石之功》

时间: 2025-05-01 01:40:50

诗句

举族贫兼病,烦君药石功。

长安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0:50

原文展示:

送陈景初金陵持服举族贫病烦君药石之功
——王安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全家都生活贫困且多病,麻烦您为我捎来药石的恩情。长安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呢?我一个个地向归来的鸿雁询问。

注释:

  • 举族:全家、整个家族。
  • 烦君:麻烦您,指请求对方的帮助。
  • 药石之功:指药物和石药对健康的帮助,借指希望得到医治。
  • 长安:古都,象征着理想的归宿和繁华的生活。
  • 归鸿:归来的大雁,代表消息的传递。

典故解析:

“长安何日到”中的“长安”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和故乡,古人常用其作为思乡之情的寄托。鸿雁在古代诗词中多用作信使,寄托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以“变法”著称,提倡新法以振兴国家,作品多涉及政治、经济、人生哲理,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王安石担任官职期间,面对社会动荡和经济困境,他深感家族之困,写下此诗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与关怀,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举族贫兼病”直白而有力,展现出一种沉重的生活现实,令人感受到作者对家族贫病的无奈与愁苦。接下来的“烦君药石功”则体现了对友人关怀的期待,既表明了对亲友的依赖,也流露出一种求助的恳切之情。

“长安何日到”的问句,既是对未来的渴望,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增加了情感的深度。最后一句“一一问归鸿”则给人以希望,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对归来的鸿雁抱有期待,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反映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举族贫兼病”:全家人都生活在贫困和疾病中,展现了悲惨的生活状态。
    • “烦君药石功”:请求朋友为其带来药物的恩惠,表达对友人的依赖。
    • “长安何日到”: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现状的无奈。
    • “一一问归鸿”:借助归来鸿雁传递问候,体现了对亲人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使用对仗:“贫兼病”与“药石功”形成对照,增强了情感的对比。
    • 设问:“长安何日到”引发读者的思考,增添诗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家族贫病的担忧、对友人的依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人道主义情怀。

意象分析:

  • 贫病:象征生活的艰辛与苦痛。
  • 药石:代表医治与关怀,象征着友谊的重要性。
  • 长安:象征理想的生活和归属感,表达对未来的期盼。
  • 归鸿:象征着信使与思念,寄托了对亲友的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举族贫兼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生活安逸
    • B. 家庭贫困与疾病
    • C. 友谊深厚
  2. “药石之功”指的是什么?

    • A. 药物对健康的帮助
    • B. 石头的力量
    • C. 医生的高超医术
  3. “长安何日到”中“长安”象征着什么?

    • A. 未来的希望
    • B. 生活的无奈
    • C. 理想的归宿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达思乡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探讨亲友情与生活困境。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均涉及思乡与亲情,但王安石更注重对困境的反映,而李白则更多展现出个人的孤独与思乡情怀。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王安石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石庐诗词存排印将竣,题后 浣溪沙 梅 浣溪沙 浣溪沙 其四 浣溪沙壬辰冬日,与秋扇、晨溪、木棉同游罨画溪,觅周止庵故居。秋扇口占首句,相约同填此调 浣溪沙 其八 牛坳吹笛 浣溪沙 其十二 浣溪沙二首·重阳日小雨送寒,即以短阕次友人来诗原韵 浣溪沙(赏梅)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擂石车 肝结尾的成语 龝字旁的字 奇形异状 倒噎气 铁板 降跽谢过 绸缪帷帐 飞字旁的字 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荏的成语 清标 亅字旁的字 总凡 随风逐浪 面目全非 金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