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归日再过分水岭》

时间: 2025-05-07 09:49:25

诗句

北山已巉绝,盘道乏萦回。

路向日边出,人从云外来。

涧声高更咽,梅蘂雪犹开。

却忆僧房坐,深炉拥细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25

原文展示:

归日再过分水岭 张嵲 〔宋代〕 北山已巉绝,盘道乏萦回。 路向日边出,人从云外来。 涧声高更咽,梅蘂雪犹开。 却忆僧房坐,深炉拥细灰。

白话文翻译:

北山已经险峻至极,蜿蜒的山道缺乏曲折回旋。 道路仿佛通向太阳的方向,人影似乎从云端飘来。 山涧的流水声高亢而又带着哽咽,梅花在雪中依然绽放。 此时回忆起坐在僧房中的情景,深炉旁拥着细细的灰烬。

注释:

  • 巉绝:形容山势险峻。
  • 盘道:蜿蜒曲折的山路。
  • 萦回:曲折回旋。
  • 涧声:山涧的流水声。
  • 梅蘂:梅花的蓓蕾。
  • 僧房:僧人居住的房间。
  • 深炉:深大的火炉。
  • 细灰:炉中的灰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字巨山,宋代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归途中再次经过分水岭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归途中再次经过分水岭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北山为背景,描绘了险峻的山势和蜿蜒的山道,通过“路向日边出,人从云外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涧声和梅花的描写,增添了诗的音韵美和视觉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最后两句回忆僧房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宁静和淡泊的情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山已巉绝,盘道乏萦回。” 描述北山的险峻和山道的曲折不足,营造出一种艰难的氛围。
  2. “路向日边出,人从云外来。” 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道路和人的形象,增强了诗的意境。
  3. “涧声高更咽,梅蘂雪犹开。” 通过对涧声和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
  4. “却忆僧房坐,深炉拥细灰。” 回忆僧房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宁静和淡泊的情怀。

修辞手法:

  • 夸张:如“路向日边出,人从云外来”。
  • 拟人:如“涧声高更咽”。
  • 对比:如“北山已巉绝”与“盘道乏萦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淡泊宁静的情怀。

意象分析:

  • 北山:险峻的山势,象征艰难。
  • 盘道:蜿蜒的山路,象征曲折。
  • 涧声:山涧的流水声,象征自然的声音。
  • 梅花:在雪中绽放,象征坚韧和美丽。
  • 僧房:宁静的居所,象征淡泊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北山已巉绝”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势平缓 B. 山势险峻 C. 山路曲折
  2. “路向日边出,人从云外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3. 诗中的“梅蘂雪犹开”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梅花在雪中凋谢 B. 梅花在雪中绽放 C. 梅花在雨中绽放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中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杜甫的《望岳》:描绘泰山,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张嵲的《归日再过分水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诗更多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而王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其一 蓦山溪(和王定国朝散忆广陵)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三庭前有奇树 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晚春二首一 五丈渠 呈毅父提刑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 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二 示张仲原秀才二首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极目四望 卤字旁的字 俯开头的成语 又字旁的字 包含蹄的成语 宝盖头的字 如狼似虎 推干就湿 武断专横 神经细胞 弓长 走字旁的字 自藏 竦爽 蒙尘 黄字旁的字 宽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