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6:42
比得寒疾用道士养生法治其内郡幕徐天隐遗以柴胡桔梗教作汤服之疾间作小诗以寄
作者:毛滂 〔宋代〕
江南卑湿地,往往如长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齿牙。
初犹遭蒸炊,又似缚且檛。
淫祠乱昏俗,祸福专群鸦。
参军支病骨,抱案随吏衙。
鬼盖乘其穷,屡以寒热加。
定知鬼非人,吾谁彼疵瑕。
乌饥集屋梁,聊试弹以笯。
手摩田中丹,三关气成霞。
房图引芸蒿,相与排阴邪。
此鬼不足施,霍然促脂车。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潮湿的气候,仿佛就像长沙那样,寒冷的天气使人感到不适,牙齿打颤。起初还像是遭受蒸汽的煮炖,后来又像是被捆绑和鞭打。淫秽的神庙混乱了世俗,祸福往往被群鸦所专断。军官的病骨支撑着,抱着案子随侍在官吏旁边。鬼神乘机而入,时常施加寒热之苦。知道鬼不是人,我又该如何面对这些缺陷和灾难。乌鸦饥饿地聚集在屋梁上,试着用弹弦来吓走它们。手中磨制田中的药丹,三关之气化为云霞。房间里绘制引导的草药,大家一起排除阴邪。这些鬼神不足为惧,突然感到身体轻快如车。
作者介绍:毛滂(约1050年-约1130年),字子华,号东山,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擅长词和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毛滂因寒疾而用道士的养生法治疗时,表达了他对身体病痛的感受,对世俗混乱的思考,以及对阴邪的排斥。
这首诗以江南的气候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因寒冷潮湿而感受到的身体不适和心理上的烦闷。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江南卑湿地”、“薄寒能中人”,展现了江南特有的气候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困扰。随后,诗人又通过“淫祠乱昏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迷信和混乱,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在情感上,诗人似乎在借助对鬼神的描写,来抒发他内心的恐惧和无奈,但最终又通过“聊试弹以笯”、“相与排阴邪”来展现人与自然、人与鬼神之间的斗争和自我解救。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逐渐深入,最后以“此鬼不足施,霍然促脂车”收尾,表达了对病痛的超越和对生活的恢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寒疾的反思和对社会混乱的批判,同时展现了个体在面对身体和外界影响时的无奈与努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存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a) 江南
b) 北方
c) 西南
诗中提到的“鬼”主要象征什么?
a) 人类的恶行
b) 外邪和病痛
c) 自然的力量
诗的最后一句“此鬼不足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恐惧
b) 轻松
c)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