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时间: 2025-04-29 18:34:04

诗句

径尺规圆比雪霜,昔人何事恨秋凉。

珍藏箧笥未为失,更有明年夏日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34:04

原文展示: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蔡襄 〔宋代〕 径尺规圆比雪霜,昔人何事恨秋凉。珍藏箧笥未为失,更有明年夏日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位名叫宗要的白莲僧人赠送的纸扇,每把扇子上都书写了一首诗。诗中提到扇子的圆形如同规整的圆,洁白如雪霜,前人为何要在秋天感到凉意时怨恨呢?珍藏在箱子里并不算失去,因为明年夏天还会用到。

注释:

  • 径尺规圆:形容扇子的圆形规整,直径约一尺。
  • 比雪霜:比喻扇子的洁白。
  • 昔人:前人,古人。
  • 恨秋凉:在秋天感到凉意时怨恨。
  • 珍藏箧笥:珍藏在箱子里。箧笥,指小箱子。
  • 未为失:不算失去。
  • 更有明年夏日长:意味着明年夏天还会用到这把扇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书法尤以行书见长。这首诗是蔡襄在漳州时,收到白莲僧宗要赠送的纸扇后所作,表达了对赠物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蔡襄收到白莲僧宗要赠送的纸扇后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赠物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物品的情感寄托和文化修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纸扇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赠物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以“径尺规圆比雪霜”形容扇子的洁白和规整,给人以美的享受。次句“昔人何事恨秋凉”则引入了对前人情感的思考,暗示了扇子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用途。后两句“珍藏箧笥未为失,更有明年夏日长”则表达了对赠物的珍视,认为珍藏并不算失去,因为明年夏天还会用到,体现了诗人对物品的情感寄托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径尺规圆比雪霜”:通过比喻手法,将扇子的圆形和洁白比作规整的圆和雪霜,形象生动。
  • 次句“昔人何事恨秋凉”:引入对前人情感的思考,暗示了扇子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用途。
  • 第三句“珍藏箧笥未为失”:表达了对赠物的珍视,认为珍藏并不算失去。
  • 末句“更有明年夏日长”: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认为明年夏天还会用到这把扇子。

修辞手法:

  • 比喻:首句中的“比雪霜”是一种比喻手法,将扇子的洁白比作雪霜。
  • 暗示:次句中的“恨秋凉”暗示了扇子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用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赠物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纸扇的描述,表达了对物品的情感寄托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径尺规圆:形容扇子的圆形规整。
  • 比雪霜:比喻扇子的洁白。
  • 珍藏箧笥:珍藏在箱子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径尺规圆比雪霜”形容的是什么? A. 扇子的形状和颜色 B. 扇子的材质 C. 扇子的用途 D. 扇子的历史

  2. 诗中“昔人何事恨秋凉”暗示了什么? A. 扇子在秋天的用途 B. 扇子在夏天的用途 C. 扇子在冬天的用途 D. 扇子在春天的用途

  3. 诗中“珍藏箧笥未为失”表达了什么? A. 对扇子的轻视 B. 对扇子的珍视 C. 对扇子的遗忘 D. 对扇子的厌恶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 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蔡襄的这首诗与苏轼的《赤壁赋》在表达对物品的情感寄托和对未来的期待上有相似之处,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历史和自然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蔡襄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桂殿秋 其十八 白鹤峪 桂殿秋九首 其二 桂殿秋九首 其一 桂殿秋 桂殿秋二首 其二 桂殿秋二首 其一 桂殿秋 小楼杏花 桂殿秋 其二 桂殿秋 其一 桂殿秋 自题履错集赠钱具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石房 枕戈以待 致结尾的成语 不生不灭 皮字旁的字 浍畎 小枉大直 抱屈含冤 风尘外物 四点底的字 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縻的词语有哪些 利利索索 行百里者半九十 隶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