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正月十八日甘棠院》

时间: 2025-05-06 02:08:01

诗句

无奈閒情着物欢,更愁花草便阑珊。

夭红嫩翠宜灯烛,放散笙歌静里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8:01

原文展示:

无奈閒情着物欢,更愁花草便阑珊。夭红嫩翠宜灯烛,放散笙歌静里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无法抑制的闲情让万物都显得欢快,但更让人忧愁的是花草即将凋零。艳丽的红花和嫩绿的叶子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美丽,放慢笙歌的节奏,静静地欣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无奈:无法抑制。
  • 閒情:闲适的情感。
  • 着物欢:使万物显得欢快。
  • 阑珊:衰落,将尽。
  • 夭红:艳丽的红色。
  • 嫩翠:嫩绿的颜色。
  • 宜灯烛:在灯光下显得更美。
  • 放散笙歌:放慢笙歌的节奏。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正月十八日的夜晚,感受到的闲适与忧愁交织的情感,以及对即将凋零的花草的怜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首句“无奈閒情着物欢”表达了作者无法抑制的闲适情感,使得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欢快。然而,紧接着的“更愁花草便阑珊”却透露出作者对花草即将凋零的忧愁。后两句“夭红嫩翠宜灯烛,放散笙歌静里看”则描绘了在灯光下艳丽的花草,以及作者静静欣赏笙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鲜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奈閒情着物欢:作者无法抑制的闲适情感使得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欢快。
  2. 更愁花草便阑珊:但更让人忧愁的是花草即将凋零。
  3. 夭红嫩翠宜灯烛:艳丽的红花和嫩绿的叶子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4. 放散笙歌静里看:放慢笙歌的节奏,静静地欣赏。

修辞手法:

  • 拟人:“閒情着物欢”将闲情拟人化,使其具有使万物欢快的能力。
  • 对比:“无奈閒情着物欢”与“更愁花草便阑珊”形成对比,展现了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闲适与忧愁的交织,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花草的凋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夭红:艳丽的红色,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美丽。
  • 嫩翠:嫩绿的颜色,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灯烛:灯光,营造出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夭红嫩翠”指的是什么? A. 艳丽的红色和嫩绿的颜色 B. 艳丽的红色和深绿的颜色 C. 淡红色和嫩绿的颜色 答案:A

  2. 诗中“放散笙歌静里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忧愁 C. 宁静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物,但风格更为豪放。
  • 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表达了类似的闲适与忧愁交织的情感。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对比,蔡襄的诗更为细腻和内敛,而苏轼的诗则更为豪放和外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蔡襄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继禅和尚之杭州开僧学堂 柏塔寺 其九 原上寺 五老 题蒋婿重竹 其二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无骨篛 车盘次许都谏韵 喜无为三子至二首 其二 癸卯上元即席次杨使君韵二首 其一 龙毋庙 愚园过洪鹭汀故居感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地望 亲如兄弟 走之旁的字 悬鹑百结 打出王牌 肀字旁的字 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放浪不拘 涴漫 简宪 废墟 永矢弗谖 双人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春蚓秋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