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

时间: 2025-04-27 12:28:33

诗句

路傍一株柳,此路向延州。

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8:33

原文展示: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

路傍一株柳,此路向延州。
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路旁的一株柳树,诗人通过这株柳树来送别邢校书前往延州的旅程。诗中表达了对延州的向往与不确定,感叹于旅途的悠长。

注释:

字词注释:

  1. 路傍:路旁,指道路的边缘。
  2. 一株柳:一棵柳树,象征离别和思念。
  3. 延州:古地名,今陕西延安。
  4. 悠悠:漫长而缓慢的样子,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遥远。

典故解析:

延州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诗中提及的延州使府则指派驻延州的官府。柳树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如李白的“白头唯醉倚阑干,柳外轻舟一何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唐代诗人,字致和,号云溪,籍贯不详。李益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特别是在描写边塞和送别题材上有独特的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送别友人邢校书前往延州的情景有关,诗人借柳树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别情感。

诗歌鉴赏:

李益的《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离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整首诗通过一株柳树引发的思考,表现出对延州的未知与对旅途的感叹。开篇的“路傍一株柳”不仅设定了场景,也暗示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接下来的“此路向延州”,则进一步明确了离别的目的地,表现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期待。最后一句“此路起悠悠”,用“悠悠”描绘出旅途的漫长,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个诗作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伤。柳树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广为流传,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路傍一株柳”:描绘出送别的场景,柳树的存在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浓厚。
  2. “此路向延州”:明确了邢校书的去向,增加了诗的叙事性。
  3. “延州在何处”:引发对目的地的思考,表现出对未知的探寻和对朋友的关心。
  4. “此路起悠悠”:体现出时间的漫长与旅途的艰辛,含蓄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和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柳树比作离别的象征,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 拟人:柳树似乎在倾听和见证这种离别,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写和对延州的叙述,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诗人以自然景物映射内心情感,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美好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离别和思念,寓意柔情与依恋。
  2. :代表人生的旅途,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3. 延州:象征着未知与前途,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树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与思念
    • B. 财富与荣华
    • C. 努力与拼搏
  2. 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益
    • C. 杜甫
  3. “此路起悠悠”中的“悠悠”是什么意思?

    • A. 漫长而缓慢
    • B. 短暂而迅速
    • C. 安静而祥和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李益的作品同样表达了送别之情,王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壮阔的情感,而李益则更为细腻,借助柳树渲染离别的氛围。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的艺术与风格》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掩琵琶 祝英台近 会稽道中,用辛稼轩韵 祝英台读书处 祝英台近 春游偶憩静山禅院 祝英台近 车上 祝英台近 其二十二 并序 祝英台近 其二十一 并序 祝英台近·路重寻 祝英台近·宿酲苏 祝英台近·夏初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太早计 黯然失色 包含幛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遣嫁 风前残烛 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投传而去 母字旁的字 有钱能使鬼推磨 风霾 势高益危 反犬旁的字 活罪 鸾凤和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