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

时间: 2025-05-07 06:53:43

诗句

葳蕤凌风竹,寂寞离人觞。

怆怀非外至,沉郁自中肠。

远行从此始,别袂重凄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3:43

原文展示: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
作者: 李益

葳蕤凌风竹,
寂寞离人觞。
怆怀非外至,
沉郁自中肠。
远行从此始,
别袂重凄霜。

白话文翻译:

在城西的竹园里,竹子在风中摇曳,
寂寞的酒杯为离别的人举起。
我心中的忧伤并不是外来的原因,
而是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的苦闷。
从今往后,你的远行就此开始,
再见时的衣袖上满是凄凉的霜痕。

注释:

  • 葳蕤:形容竹子茂盛的样子。
  • 离人:指即将离开的朋友。
  • :酒杯,这里指饮酒的动作。
  • 怆怀:指怅惘的心情。
  • 沉郁:沉重和抑郁的心情。
  • :衣袖,这里指告别时的衣袖。
  • 凄霜:凄凉的霜,形容寒冷和凄凉的气氛。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离人”一词常见于古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同时,竹子常象征高洁、坚韧,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益,唐代诗人,字义山,号晨昏。以五言绝句和古风见长,作品多描写边塞、送别和思乡之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裴佶和王达之际,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深情,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李益的《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以竹园为背景,通过竹子的姿态和酒杯的举起,传达出一种浓厚的离愁别绪。全诗以简单而生动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远行的深切关怀。首句“葳蕤凌风竹”描绘了竹子在风中摇曳的生动场景,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接下来的“寂寞离人觞”则将情感的重心转向离别,暗示着诗人在送别时的孤独与无奈。

第三句“怆怀非外至”,诗人深刻地意识到,离别的痛苦并不是由外界环境造成的,而是源自心中对友情的珍视与牵挂。这种情感的内生性,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复杂。最后两句,诗人以“远行从此始”和“别袂重凄霜”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凄凉感,既有对未来的期许,又充满了对离别的伤感,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葳蕤凌风竹:竹子在风中摇曳,生机勃勃。
    2. 寂寞离人觞:朋友即将离去,酒杯象征着孤独。
    3. 怆怀非外至:内心的忧愁并非外界影响,而是内心深处的痛苦。
    4. 沉郁自中肠:内心的沉郁与痛苦,无法言表。
    5. 远行从此始:一切将从这次远行开始。
    6. 别袂重凄霜:离别时衣袖上沾满了凄凉的霜,暗示了离别的悲凉。
  • 修辞手法

    • 拟人:竹子似乎有了生命,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离别展开,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友情的重视。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坚韧、高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酒杯:象征离别时的孤独与忧伤。
  • :象征离别的凄凉与寒冷,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葳蕤”指的是什么?
    A. 竹子的颜色
    B. 竹子的茂盛
    C. 竹子的高度

  2. 诗人对离别的情感是怎样的?
    A. 轻松愉快
    B. 悲伤沉重
    C. 无所谓

  3. “远行从此始”中的“远行”指的是什么?
    A. 旅行
    B. 朋友的离别
    C. 游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益的《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益更强调内心的愁苦,而王之涣则更注重壮丽的景色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益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卜算子 点绛唇 点绛唇(和向芗林木犀) 点绛唇 醉蓬莱 蓦山溪(和徐侍郎木犀) 蓦山溪(同前) 雨中花(中秋) 瑞鹤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拦西阻 业字旁的字 包含劾的词语有哪些 歌于斯,哭于斯 束手无策 谈过其实 殖殖 口角生风 酉字旁的字 忍垢偷生 称重 三龙祠 忧国忘家 靑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