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0:20
生长边城旁,出身事弓马。
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
偶与匈奴逢,曾擒射雕者。
名悬壮士籍,请君少相假。
我生长在边境的城市旁,家世与弓马有关。
年轻时我勇气十足,独自在阴山脚下打猎。
偶然与匈奴人相遇,曾经捕获过射雕的英雄。
我的名字挂在壮士的名册上,请你能给我一些信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匈奴”和“射雕”均涉及古代中国与游牧民族的关系,体现了边塞生活的勇敢与英勇。古代边疆的年轻人常常要面对外敌,诗人通过自己的猎猎经历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热爱与自豪感。
作者介绍
李益,字义山,号少山,唐代诗人,生于边地,生活经历使他对边塞生活颇有感触。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军事生活,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城旁少年》创作于边境城市,诗人以自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年轻人勇于探索和挑战的精神,反映了当时边疆的社会环境与战争气氛。
这首诗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展示了边城少年英勇无畏的形象。开头两句通过“生长边城旁”和“出身事弓马”两句,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背景,显示了他从小就受到军事生活的熏陶和影响。接下来的两句强调了少年时期的勇气和独立,表现了他在阴山猎猎的壮志豪情。
“偶与匈奴逢,曾擒射雕者”这一句,通过与敌人相遇的描写,突显出边疆生活的紧张与刺激,同时也暗示了少年在战斗中展现出的英雄气概。最后一句“名悬壮士籍,请君少相假”则是对自身勇气和成就的自信表白,恳请对方给予信任与认可,情感真挚而坚定。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少年英勇的形象,也反映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荣耀。李益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将这个少年时代的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和勇气的赞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如“生长边城旁”与“出身事弓马”,形成音韵上的和谐,同时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意象方面,阴山、匈奴、猎猎等词汇都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营造了一种边塞风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年轻人勇气与冒险精神的赞美,表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和荣耀,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英雄事迹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少年有胆气”中“胆气”指什么?
A. 勇气
B. 胆怯
C. 智慧
D. 财富
“偶与匈奴逢”中的“匈奴”是指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一种动物
C. 古代游牧民族
D. 一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阴山”是指什么?
A. 一座城市
B. 一座山脉
C. 一片湖泊
D. 一条河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益的《城旁少年》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写了边塞的生活与壮志,但李益更侧重于个人勇气和冒险精神,而王之涣则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对豪情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侧重点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