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翁应叟》

时间: 2025-07-31 02:04:03

诗句

逢君亦姓翁,莫即是吾宗。

远自刺桐里,来看孤屿峰。

虽云相识晚,宛若故情浓。

囘首秋风路,闽山复几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2:04:03

原文展示:

逢君亦姓翁,莫即是吾宗。
远自刺桐里,来看孤屿峰。
虽云相识晚,宛若故情浓。
囘首秋风路,闽山复几重。

白话文翻译:

我遇见的你也是姓翁,不要以为你是我的同宗。
你远道而来,从刺桐树的地方,来看这孤独的屿峰。
虽然我们相识的时间不长,但就像是故人一样情感深厚。
回首那秋风的道路,闽山依旧层叠重重。

注释:

  • 逢君:遇见你。
  • 莫即是吾宗:不要以为你是我的宗亲。
  • 刺桐:指刺桐树,生长在南方,象征着故乡。
  • 孤屿峰:指一个孤立的山峰,暗示孤独和清雅。
  • 故情浓:像老朋友一样,感情深厚。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翁卷,字景纯,号少微,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和人情,蕴含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与一位姓翁的朋友重逢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喜悦。诗中提到的“刺桐”可能是指作者的故乡,反映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送翁应叟》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诗中通过“逢君”与“莫即是吾宗”的对话,展现了诗人与翁应叟之间的亲密关系与友谊。诗的开头便引入了“姓翁”这一细节,既显示了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也暗示了身份的复杂性。接着,诗人提到“远自刺桐里”,既表现出应叟的远道而来,又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虽然短小,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相聚的喜悦。

最后两句“囘首秋风路,闽山复几重”,则带有淡淡的忧伤,诗人回头眺望,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以及与友人分别的惆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欢聚的喜悦,又有离别的伤感,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生命的无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诗人与翁应叟相识的情境,强调姓氏的巧合和关系的淡薄。
    • 第二联通过地名“刺桐”,引出朋友的远道而来,表示对友人到来的欢迎。
    • 第三联将相识的时间与情感的深度对比,突出了情谊的真诚。
    • 第四联则通过回首的动作,感受到离别在即,带来对未来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如“逢君”与“莫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孤屿峰”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隐喻了诗人的孤独与清高。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思念与离别的复杂情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友情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刺桐:象征故乡与归属,唤起对家乡的思念。
    • 孤屿峰:象征孤独和清雅,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秋风: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惆怅。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刺桐”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故乡
      C. 离别

    2. 诗人对翁应叟的感情是?
      A. 淡漠
      B. 深厚
      C. 恨意

    3. “孤屿峰”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富贵
      B. 孤独
      C. 快乐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写自然与情感的诗作。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友人离别时的情感。
  • 诗词对比

    • 比较翁卷的《送翁应叟》与李白的《赠汪伦》,两首诗都探讨了友谊与离别,但翁卷更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情感,而李白则以豪放的气魄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诗词史》

相关查询

代北州老翁答 官舍早梅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题长安壁主人 早梅 扫花游(前题) 醉落魄/一斛珠 水龙吟 其四 白莲 水龙吟 其三 落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改常 专授 鸟字旁的字 喧聒 绞丝旁的字 涕泗横流 饮恨而终 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車字旁的字 不务正业 棘门 山复整妆 学而优则仕 牛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