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鲍居士》

时间: 2025-08-10 20:57:05

诗句

日日湖波畔,群鸥相共闲。

全家皆好佛,独坐或看山。

晒药嫌云在,留僧带月还。

有时乘小艇,忽入到城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20:57:05

原文展示:

赠鲍居士
翁卷 〔宋代〕

日日湖波畔,群鸥相共闲。
全家皆好佛,独坐或看山。
晒药嫌云在,留僧带月还。
有时乘小艇,忽入到城间。

白话文翻译:

每天都在湖边,湖面波光粼粼,群鸥在水面上悠闲地飞翔。
全家人都热爱佛教,只有我独自坐着,有时会望向远处的山。
晒药的时候总觉得有云遮挡,留给僧人带着月光返回。
有时我乘坐小船,忽然就进入了城中。

注释:

  • 鲍居士:指鲍照,一位隐士,诗中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湖波:湖面的波浪,象征宁静和自然。
  • 群鸥:指许多海鸥,象征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 晒药:晒药材,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方式与隐士的职业。
  • 带月还:指夜晚带着月光返回,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卷(约 847-910),字子晖,号静斋,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隐居生活期间,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写湖边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赠鲍居士》是一首表现隐士生活的诗,诗人在湖边的宁静日子中,表现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世俗的淡泊。开头两句“日日湖波畔,群鸥相共闲”,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湖边风光,群鸥在水上飞翔,给人一种悠闲恬淡的氛围。接下来的“全家皆好佛,独坐或看山”,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佛教的氛围中独自沉思,时而看向远处的山,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晒药嫌云在,留僧带月还”一联,展示了一种生活的细节,晒药的过程被云遮挡,留给僧人带着月光归去,充满了禅意与诗意。结尾的“有时乘小艇,忽入到城间”,则突显了隐士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对比,虽然偶尔会进入城市,但诗人更享受那种宁静的湖边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淡淡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日湖波畔,群鸥相共闲”:描绘了湖边的日常景象,群鸥的闲适表现出自然的宁静。
    • “全家皆好佛,独坐或看山”:反映了家庭的佛教信仰与诗人独自的思考。
    • “晒药嫌云在,留僧带月还”:晒药的细节中透露出对自然的感受,月光的意象增添了诗的孤寂感。
    • “有时乘小艇,忽入到城间”:诗人偶尔进入城市,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
  • 修辞手法

    • 比喻:“湖波”与“群鸥”比喻宁静的生活。
    • 对仗:“全家皆好佛,独坐或看山”,显示了家庭与个人的对比。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

意象分析:

  • 湖波:象征宁静与自然,是隐士生活的理想场所。
  • 群鸥:代表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态度。
  • :象征高远的理想与思考的深度。
  • :常常代表孤独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湖波”代表什么? A. 繁华的市区
    B. 自然的宁静
    C. 忙碌的生活
    答案:B

  2. 诗人“晒药嫌云在”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药物的厌倦
    B. 对自然的依恋
    C. 对云的喜爱
    答案:B

  3. “独坐或看山”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热闹
    B. 超然
    C. 忧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与翁卷:两者均描绘山水田园,但王维更强调情感的抒发,而翁卷则更沉浸于自然的闲适与哲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山水田园诗选》

相关查询

相和歌辞。襄阳曲 观花后游慈恩寺 宿南一上人山房 及第后夜访月仙子 感遇词 幼女词 栗区村与无斁别 遐观栖辞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六 返迷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肴海错 汤料 插翅难飞 上冬 根深固蒂 爻字旁的字 包含奥的成语 押岁锞子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目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征验 花花肠子 五斗折腰 同字框的字 包含闻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