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晴後弃雪四首》

时间: 2025-04-27 19:35:18

诗句

八盘岭上雪偏清,万斛琼尘作一颀。

空里仰看都不见,碧山映得却分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35:18

原文展示

晴後弃雪四首
作者: 杨万里〔宋代〕

八盘岭上雪偏清,
万斛琼尘作一颀。
空里仰看都不见,
碧山映得却分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八盘岭上的雪景。雪在这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是万斛的琼尘堆积在一起。抬头望去,空中似乎看不见雪,但碧绿的山倒映得分外清晰。

注释

字词注释

  • 八盘岭:地名,指特定的山岭。
  • 琼尘:形容洁白如玉的雪。
  • :高耸的样子。
  • 空里:指空中,天空。
  • 碧山:青翠的山。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古典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此期间生活在一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但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冬季雪景的独特感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诗人以“八盘岭上雪偏清”开篇,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雪景图。与通常的雪景描写不同,诗人没有强调雪的覆盖或厚重,而是突出了它的清晰与轻盈,仿佛在说即使是自然界的沉重也能呈现出一种轻松的美感。

“万斛琼尘作一颀”一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琼尘比作万斛,形象地表现了雪花的细腻和美丽。接下来的“空里仰看都不见”,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空中看似没有雪,反而突显了地面上雪的美丽与真实。

最后一句“碧山映得却分明”,通过对比与反衬,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层次感。碧山的清晰与雪的虚幻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仿佛在提醒读者,真正的美在于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盘岭上雪偏清:描绘八盘岭上雪的纯净和清晰。
  • 万斛琼尘作一颀:雪如同琼尘般细腻,数量庞大,形成一种高耸的美感。
  • 空里仰看都不见:抬头望去,空中似乎没有雪,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空灵。
  • 碧山映得却分明:碧山的清晰与雪的虚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自然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琼尘”,增添了视觉美感。
  • 对比:空中与地面景象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夸张:通过“万斛”来强调雪的数量和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在看似简单的雪景中,诗人发现了深刻的内涵和美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宁静。
  • 碧山:代表坚韧与美丽,形成对比。
  • :象征空灵与无限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八盘岭上雪偏清”中的“偏清”是什么意思? A. 特别清晰
    B. 偏向清澈
    C. 有点清淡

  2. 诗中“空里仰看都不见”的意思是? A. 空中有雪
    B. 空中没有雪
    C. 雪在空中飞舞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雪的赞美
    B. 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C.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自然,但杨万里侧重于雪的细腻表现,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秋天的宁静与深远。二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见山台 西亭春望 早朝大明宫,两省僚友 赠陕掾梁宏 勤政楼观乐 赠薛瑶英 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时贬岳州司马) 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 重别南给事 送王道士还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泰然自若 包含嗒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州结尾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至死不悟 兀字旁的字 蹿火 力字旁的字 肠慌腹热 祖武宗文 失道寡助 以理去官 策勋饮至 包含唾的成语 轻手软脚 圆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