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袭美重题蔷薇》

时间: 2025-08-09 03:03:31

诗句

秾华自古不得久,况是倚春春已空。

更被夜来风雨恶,满阶狼藉没多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3:03:31

原文展示:

秾华自古不得久,
况是倚春春已空。
更被夜来风雨恶,
满阶狼藉没多红。

白话文翻译:

这盛开的花朵从古至今都难以长久,何况是依靠春天的花朵如今已经凋零。更何况昨夜的风雨恶劣,满阶的花瓣狼藉不堪,几乎没有多少红色的花朵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秾华:指繁盛的花朵,形容花的美丽。
  • 倚春:依靠春天,借指春天的花。
  • 狼藉:形容凌乱不堪的样子。
  • 没多红:几乎没有多少红色的花。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了“春”,在古典诗词中,春天常常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希望,但也暗示着转瞬即逝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字子美,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脆弱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秾华”开篇,迅速引入了花朵的盛美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忧伤。诗中“倚春春已空”一句,在春天本应是花朵盛开的时节,却暗含了春天已逝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惋惜。接着“夜来风雨恶”,诗人通过恶劣的天气,将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强了主题的悲凉感。最后一句“满阶狼藉没多红”,则是对花瓣凋零的直观描绘,令人心生怜惜,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花朵的惋惜,更是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陆龟蒙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既美丽又悲伤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与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秾华自古不得久”:强调美丽的花朵从古到今都难以持久,暗示美丽短暂的主题。
  2. “况是倚春春已空”:指春天本应是生命的象征,但如今春天已逝,花也随之凋零。
  3. “更被夜来风雨恶”:引入天气变化,展现自然对生命的无情。
  4. “满阶狼藉没多红”:描绘凋零后狼藉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的短暂比作人生的无常。
  • 对仗:前后句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风雨)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张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的凋零传达了对短暂美好的感慨,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及其变化的敏感与哲理性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丽与青春。
  • :象征生机与希望,然而也暗示着短暂。
  • 风雨:象征自然的无情与不可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龟蒙
    D. 白居易

  2. “秾华”指的是: A. 朴素的花
    B. 盛开的花
    C. 枯萎的花
    D. 其他

  3. 诗中提到的“春”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死亡
    C. 暴风雨
    D. 其他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龟蒙的《和袭美重题蔷薇》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陆龟蒙更侧重于花朵的凋零和生命的脆弱,而杜甫则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陆龟蒙诗集》

相关查询

寄审知并属彦博三首 其一 寄范建康 宜春道中赠邢公昭二首 梅已开犹未知之简斯远 梅落二首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 自溧阳达上塘官河舟屡行矣不能尽名其所经偶 郑仲理送行六首 自田支铺至楠木铺偶成书楠木 徐审知置酒会者三人以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分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字旁的字 害结尾的成语 出人意外 夕字旁的字 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赶潮流 折文旁的字 抱成一团 开胶 空间站 豆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牵衣肘见 百折不摧 禾绢 利害得失 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竦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