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1:32
此夕真堪惜,相催又一年。
烧灯聊共坐,酌酒向谁先。
爆竹声传急,梅花影对偏。
诘朝拜正旦,举手赞尧天。
今夜真是值得珍惜,大家催促着又过了一年。
点燃灯火坐在一起,举杯饮酒又该先敬谁呢?
爆竹声急促地传来,梅花的影子正好映在一旁。
明天早上拜正旦,举手赞美尧天的美好。
陈洪谟,明代诗人,以其作品的豪放、清新著称。他的诗风淳朴,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作品多关注社会和人情,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丁亥除夕》作于明代除夕之夜,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年的期盼与祝福。除夕是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诗人在此时刻通过酒、灯、爆竹等意象,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丁亥除夕》通过简单的意象,描绘了除夕夜的温馨与期待。首句“此夕真堪惜”便道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珍惜。每到这一时刻,无论是和亲友的聚会,还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都是值得铭记的瞬间。接下来的“烧灯聊共坐,酌酒向谁先”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朋友间的亲密互动,既有欢声笑语,又有对未来的期盼。
“爆竹声传急,梅花影对偏”则将节日的热闹与自然的宁静相结合,爆竹声象征着辞旧迎新的喜庆,而梅花则暗示着新生和希望。在这欢庆的时刻,诗人内心却又流露出淡淡的思索与感慨,似乎在提醒自己和读者珍惜眼前的生活。
最后两句“诘朝拜正旦,举手赞尧天”则是对新年的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举手赞美尧天,表达了对美好政治的向往和对社会安定的渴望。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期望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体现了对时间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融汇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反映了人们在辞旧迎新时的内心世界。
诗中提到的“烧灯”主要象征什么?
A. 黑暗
B. 光明与希望
C. 冷漠
“举手赞尧天”中“尧”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战国时期的将军
B. 古代的明君
C. 现代的政治家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生活的无奈
B. 对时间的珍惜与未来的期待
C. 对战争的反思
杜甫的《除夜作》同样表达了对除夕夜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陈洪谟的对于个人生活的珍惜形成鲜明对比。两首诗都通过描绘节日的氛围来传达情感,但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