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3:06
《征招(答仇山村见寄)》
作者: 张炎
可怜张绪门前柳,相看顿非年少。
三径已荒凉,更如今怀抱。
薄游浑是感,满烟水东风残照。
古调谁弹,古音谁赏,岁华空老。
京洛染缁尘,悠然意,独对南山一笑。
只在此山中,甚相逢不早。
瘦吟心共苦,知几度翦灯窗小。
何时更听雨巴山,赋草池春晓。
可怜张绪的门前柳树,见面时已不是当年的少年。
三条小路已变得荒凉,如今怀抱的只有孤独的心情。
随便游玩只是一种感伤,满眼烟水与东风中的残照。
古老的旋律谁来演奏,古音谁来欣赏,岁月白白流逝。
京城洛阳沾染了世俗的尘埃,心情悠然,独自对南山微笑。
只在这座山中,何以相逢不早。
我瘦弱的吟唱与苦闷心境,知晓多少次在小窗下点灯。
何时才能再听到巴山的雨声,赋诗于草池的春晓?
张炎,字惭愧,号青山,宋代词人,擅长五言诗和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本诗写于对友人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个人在时间流逝中产生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征招》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柳树和荒凉小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感慨。开篇以“可怜张绪门前柳”引入,柳树作为友人的象征,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接下来的“相看顿非年少”则揭示了岁月的无情,人与自然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古调谁弹,古音谁赏”不仅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也隐含了对当下流行文化的失落感。诗人独自对南山一笑,展示了他在孤独中自得的态度,尽管京洛的尘世繁华令人向往,但他仍选择在山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何时更听雨巴山,赋草池春晓”深情地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渴望,期待着能重温那份自然之美与诗意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自然意象构成了一个既孤寂又追求美好的内在世界,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沉思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张绪”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家乡
C. 诗人的父亲
D. 诗人的老师
诗中“京洛染缁尘”表达了: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世俗生活的不满
C.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D. 对自然的热爱
“瘦吟心共苦”中的“瘦吟”指的是:
A. 诗人的身体状况
B. 诗人的创作状态
C. 诗人的心情
D. 诗人的生活环境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张炎《征招(答仇山村见寄)》的全面解读和欣赏,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