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9:49
送魏端公入朝
作者: 孟郊
东洛尚淹玩,西京足芳妍。
大宾威仪肃,上客冠剑鲜。
岂惟空恋阙,亦以将朝天。
局促尘末吏,幽老病中弦。
徒怀青云价,忽至白发年。
何当补风教,为荐三百篇。
将魏端公送入朝廷,他前往东洛,那里仍然沉浸于文雅的气氛;而西京繁华似锦,风光无限。大宾客的威仪庄重,上等客人佩剑鲜亮。难道只是空恋宫阙,还是为了朝见天子?那些在尘世中局促的官吏们,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感到衰老和病痛。心中怀有青云之志,却不知不觉已至白发之年。何时才能补充风雅之教,向朝廷荐举我的三百篇文章呢?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台,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豪放、清新、刚健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与古体诗。孟郊的诗歌多描绘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常带有浓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魏端公是孟郊的朋友,此诗是为送别他入朝而作。诗中流露出对朋友的关心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理想的感慨。
《送魏端公入朝》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朋友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感慨与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东洛与西京的美丽景象,展现了唐代的繁荣与文化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岂惟空恋阙,亦以将朝天”表达了对朝廷的向往与对权力的渴望,但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局促尘末的官吏与自己青云之志,展现了对衰老与无奈的感慨。"徒怀青云价,忽至白发年"则突显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令人感叹。
最后两句“何当补风教,为荐三百篇”,既有对文学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社会风气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心中不灭的希望与追求。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具有深厚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现出对文学与社会的关切。诗中既有对朋友的祝福,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深思,构成了一幅悲壮而美丽的画面。
选择题:下列哪个城市被称为“东洛”?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云价”指的是诗人对____的追求。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人生理想的感慨。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