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6:29
游石龙涡
作者: 孟郊
石龙不见形,石雨如散星。
山下晴皎皎,山中阴泠泠。
水飞林木杪,珠缀莓苔屏。
畜异物皆别,当晨景欲暝。
泉芳春气碧,松月寒色青。
险力此独壮,猛兽亦不停。
日暮且回去,浮心恨未宁。
游览石龙涡时,龙的形状看不见,但石雨却像散落的星星。山下阳光明媚,山中阴凉湿润。水流飞溅在林木的顶端,像珍珠装饰着苔藓的屏风。异兽在此地显得格外不同,正值晨景将要沉寂。泉水散发着春天的芳香,松树在月光下显得寒青。这里的险峻力量独自强大,连猛兽也不敢停留。傍晚时分,我决定回去,却感到心中无比烦恼。
作者介绍:孟郊(751-814),字君房,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齐名,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诗才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写景、抒情为主,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孟郊在游历时创作了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诗歌表达了他在石龙涡的游览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惆怅。
《游石龙涡》是一首充满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的诗作。开篇以“石龙不见形,石雨如散星”引入,既描绘了景色的神秘感,又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接下来,诗人通过对山下晴朗与山中阴凉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的多变与丰富。诗中“水飞林木杪,珠缀莓苔屏”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水流与植物的和谐,暗示了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异兽与泉水,象征着自然的独特与生机。尤其是“泉芳春气碧,松月寒色青”,不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也蕴含了春的生机与冬的宁静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诗人以“日暮且回去,浮心恨未宁”作结,表达了内心的不安与惆怅,尽管游览了美丽的自然,但内心的烦恼却依然挥之不去。这种对美与忧伤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中透出一丝哲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游览石龙涡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内心的孤独与烦恼。自然的壮丽与人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石雨如散星”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石头的坚硬
b) 水流的美丽
c) 天上的星星
“日暮且回去,浮心恨未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内心的烦恼与不安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游石龙涡》更显孤独与忧伤,而《山居秋暝》则带有一种恬淡与宁静的气息。王维的诗作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孟郊则更关注内心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