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38
汝坟蒙从弟楚材见赠,时郊将入秦,楚材适楚
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
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
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
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
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早晨我还是主人的心情,到了傍晚却成了行客的吟唱。汝水忽然变得凄凉,汝风的声音也流露出苦涩。北边的宫阙高耸入云,南边的楚石深邃难以越过。泪水洒落在白日之下,离愁绕着青翠的山岑。那我该如何寄托这份遥远的思念,难道黄鹤能够来寻找我吗?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字东野,号冷庐,山西人。他的诗风以清新、悲凉著称,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写于孟郊与友人楚材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时光的感慨。正值郊外入秦的时节,作者感受到离别的苦痛,以及对故乡的眷恋。
孟郊的《汝坟蒙从弟楚材见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以“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引入,展现了从主人到行客的身份转变,暗示了离别的无奈与感慨。接着,诗人通过对汝水和汝风的描绘,传达出他内心深处的悲凉与苦涩。汝水的“凄咽”与汝风的“苦音”,形象地表现出思念之情的沉重。
北阙与南路的对比,既展现了地理的遥远,也象征着心灵的距离。诗人用“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表达了眼泪在白天流淌的痛苦,和思念在青山翠岑间缠绕的无奈。这些意象交织成了一幅生动的思乡图景。
最后一句“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更是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黄鹤的意象蕴含着对远方友人的寄托。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孟郊深邃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令人感同身受。
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
早晨我还是主人的心情,傍晚却成了行客的吟唱。
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
汝水突然发出凄凉的声音,汝风也流露出苦涩的音调。
北阙秦门高,南路楚石深。
北方的宫阙高耸入云,南边的楚地石头深邃。
分泪洒白日,离肠绕青岑。
泪水在白天洒落,离愁缠绕着青翠的山岑。
何以寄远怀,黄鹤能相寻。
我该如何寄托这份遥远的思念,黄鹤能否来寻找我?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感伤,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分别时的无奈与惆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渴望。
诗中“朝为主人心,暮为行客吟”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离别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汝水忽凄咽,汝风流苦音”中“汝水”指代的是?
A. 朋友
B. 河流
C. 思念
诗中提到的“黄鹤”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希望与寄托
C. 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