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1:28
霜痕乍警。西风起高城尽带寒色。
采蓉路渺,思莼梦阻,最伤游历。
浮沈浪迹。问燕市屠沽信息。
叹荒台黄金寂寞,热泪向谁滴。
无计舒怀抱,借酒看山,为花移屐。
登临念远,望佳人暮云天碧。
欲讳离愁,奈青鬓丝丝露白。
羡南飞落照万里,雁影直。
霜痕突然警醒了我,西风吹起,城头的寒意愈加明显。
采莲的道路变得渺远,思念和梦境被阻隔,最令人心伤的是游历的无奈。
浮沉于世间的踪迹,我问燕市的商人是否有消息。
叹息荒凉的台上,黄金般的时光却是如此寂寞,热泪又能向谁倾诉?
无计可施来舒展怀抱,只能借酒看山,为花移步。
登高望远,思念佳人,看到暮云天的碧蓝。
想要掩饰离愁,却发现青丝已渐露白发。
羡慕南飞的落日,雁影在天际疾飞。
黄燮清(1640-1730),字子材,号雨洲,清代诗人,擅长诗词,笔风清新流畅,内容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他的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哀愁,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凄凉犯 其二 秋暮登陶然亭》写于黄燮清晚年,正值人生的沉思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以秋天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霜痕乍警”和“西风起高城尽带寒色”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瞬间传达出秋天的来临与时光的流逝。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描绘了对远方佳人的思念、对人生漂泊的无奈、以及对过往时光的叹息,情感愈加浓烈。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采蓉路渺”象征离别与孤独,“荒台黄金寂寞”则是对过去辉煌的怀念,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最后,诗人以羡慕南飞雁影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由与归属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黄燮清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反映了人类对于生命、时间、离别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呈现出一种深沉、孤独而又美丽的情感。
诗中“霜痕乍警”是什么意思?
A. 警觉到冬天的来临
B. 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C. 看到霜的痕迹
诗人用“借酒看山”为何?
A. 表达对酒的喜爱
B. 用酒来解愁
C. 只是描写饮酒的场景
“羡南飞落照万里,雁影直”中,羡慕的是?
A. 大雁的自由
B. 夕阳的美丽
C. 自然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