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6:38
九江迷去住,群吏且因依。
高木秋垂露,寒城暮掩扉。
随云心自远,看草伴应稀。
肯信同年友,相望青琐闱。
在九江的水波迷离中我留住,众多官吏也因此而依附于此。
高大的树木在秋天垂下露水,寒冷的城门在傍晚时分紧紧关闭。
随云而行,心灵自然远去,望着草丛,伴侣似乎越来越少。
难道我能相信同年之友吗?只是在青色的门闩外相望。
作者介绍:耿湋,字子韵,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淡淡的忧伤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晚秋时节,诗人经过苏少府的地方,感受到自然的凋零和内心的孤寂。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无奈。
《晚秋过苏少府》是一首描写秋景与心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个人情感的低落与孤独感。诗的开头以“九江迷去住”引入,展现了水面波澜的迷离,似乎暗示着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群吏且因依”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官场的依附关系,形成了一种对比。高树低垂的露水,寒城的紧闭,都在暗示着秋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凋零。
“随云心自远”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内心的逃避,而“看草伴应稀”则进一步表达了孤独的感受,似乎连伴侣也在减少。最后一句“肯信同年友”,道出了对友谊的思考与怀疑,虽然有相望,但却隔着青色的门闩,显得遥远而又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谊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木象征什么?
A. 冬天的来临
B. 生命的高昂与秋天的凋零
C. 春天的希望
D. 夏天的繁华
“随云心自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自由的向往与内心的逃避
C. 对友谊的珍视
D. 对未来的憧憬
诗人对友谊的态度是?
A. 非常信任
B. 怀疑与无奈
C. 完全不在意
D. 期待重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