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1:32
少年尝昧道,无事日悠悠。
及至悟生死,寻僧已白头。
云回庐瀑雨,树落给园秋。
为我谢宗许,尘中难久留。
少年时曾迷失于道理,无所事事时光缓慢流逝。
直到明白生死之理时,寻求僧侣的我已白发苍苍。
云雾缭绕,庐山的瀑布在雨中飞舞,树叶纷纷落下,园中已是秋天。
为我向宗教的许许多多致谢,在尘世中难以长久逗留。
耿湋是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背景下。他的诗作常以道教哲学为基础,表达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与感悟。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对人生的沉思之后,反映了他在年老时对道理的领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生命的思考,还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
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迷茫与年长时的觉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反思。开篇的“少年尝昧道,无事日悠悠”,字里行间透露出青年时期的无知与时间的漫长,接着“及至悟生死,寻僧已白头”则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觉悟的来之不易。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找到了一种超然的宁静,“云回庐瀑雨”描绘出一种清新而悠远的意境,仿佛在说:即使人生苦短,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理的领悟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一句“尘中难久留”,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与对永恒的追求,诗人希望在繁杂的尘世中找到一处灵魂的归宿。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体生命的思考,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探讨,折射出一种哲学的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道理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领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
诗中“少年尝昧道”意指什么?
A. 青少年时期迷失方向
B. 年轻时追求名利
C. 年轻时懂得很多道理
D. 青少年时期热爱自然
“云回庐瀑雨”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A. 恐怖的自然灾害
B. 美丽而清新的自然景象
C. 哀伤的秋天
D. 繁华的城市生活
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爱情的幻想
对比作品:王维《鹿柴》
解读:王维的诗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通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与耿湋的“云回庐瀑雨”相呼应,均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属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