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虔州八境图》八首》

时间: 2025-04-30 16:28:42

诗句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蒙。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主西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8:42

原文展示:

《虔州八境图》八首 ——苏轼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蒙。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主西东。

白话文翻译:

从尘世之外向尘世之中观望,无尽的楼台在烟雨中朦胧。
山水映照着人,令人迷失方向,只能寻找孤独的塔,朝西或向东。

注释:

  • :反而,表示转折。
  • 尘外尘中:分别指代世外桃源与尘世纷扰。
  • 无限:形容数量多,不可计数。
  • 楼台:指高楼和亭台,常用来描绘美丽的景致。
  • 烟雨蒙:形容烟雾和细雨交织,景色朦胧。
  • 山水照人:山水的倒影映照在人的身上。
  • 迷向背:迷失方向,迷惑在前后左右之间。
  • 孤塔:孤立的塔楼,象征孤独和寻求。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不直接引用典故,但以“楼台”、“山水”、“孤塔”等意象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种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的手法在唐宋诗中十分常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常常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中的心境,兼具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虔州八境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却从尘外望尘中”用反向的方式引入,表现出一种对尘世的超然与无奈。诗中“无限楼台烟雨蒙”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迷离的景象,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身处繁华之地,也难以看清真相。接着“山水照人迷向背”则表现出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迷惘,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的思考。最后“只寻孤塔主西东”则体现了在迷失中对目标的追寻,反映出一种孤独的寻求与探索。整首诗情景交融,结构紧凑,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却从尘外望尘中”——从世外桃源的视角来看待纷繁复杂的尘世。
    2. “无限楼台烟雨蒙”——烟雨朦胧中,楼台无限,象征着美好而又虚幻的事物。
    3. “山水照人迷向背”——山水的倒影使人迷失方向,表现了对生活的困惑。
    4. “只寻孤塔主西东”——在迷失中,孤独地寻找方向和目标。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楼台”、“山水”等意象,比喻人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使诗句更加工整。
    • 拟人:山水似乎在与人对话,增加了情感的亲切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迷茫与寻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孤独与希望共存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楼台:象征着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的结合。
  • 烟雨:象征模糊与不确定性,反映复杂的人生。
  • 山水:代表自然的宏伟与人类的渺小。
  • 孤塔:象征孤独的追求与内心的坚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尘外”与“尘中”分别指什么?
      A. 现实与梦想
      B. 世外桃源与尘世纷扰
      C. 自然与人工
      D. 昨天与明天

    2. 诗中提到的“孤塔”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的追寻
      C. 友情
      D. 财富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的作品均描绘自然,但苏轼的诗更具人文关怀,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
    • 比如王维在《山居秋暝》中表现了宁静的自然环境,而苏轼在《虔州八境图》中则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迷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诗经》
  • 《宋诗选》
  • 《苏轼传》

相关查询

楚妃叹五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忆台城之东十里梅 瑞鹤仙 贵妃生辰 玉阶怨 天台书事十三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八十六 江皋曲 折杨柳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闻结尾的成语 算了 刀字旁的字 濠上观鱼 包含哇的词语有哪些 逍逍停停 橐金 青蚨飞来 王道乐土 言字旁的字 胠箧 悔之莫及 野人献日 癶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有约在先 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